[实用新型]一种机动车排气歧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0519.6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9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朋朋;姜倩;于芳;陈文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锋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10 | 分类号: | F01N13/10;F01N3/2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动车 排气 歧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排气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机动车排气歧管结构。
背景技术
机动车排气歧管结构中的排气歧管和三元催化器是发动机排气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件。排气歧管的设计好坏直接影响到发动机动力性能。随着发动机技术的日趋成熟,发动机本身对于性能提升的空间逐渐减小,而排气歧管的扰流结构在发动机性能提升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力。现有技术中,由于发动机设计空间限制,发动机性能要求越来越苛刻,往往排气管性能和工艺不能同时满足要求;排气管三元催化器的载体流动均匀性偏心率性能指标不满足要求,载体利用率低,这就会需要更多的贵金属来净化尾气,相应地排气歧管结构的成本也要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提高排气管内的废气流动的均匀性,提高排气管利用率的机动车排气歧管结构。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机动车排气歧管结构,包括排气管端部,排气管端部上连接多个排气歧管,多个排气歧管的排气口一端均连接到汇集管,汇集管与三元催化器连接,所述的汇集管和三元催化器之间设置能够调整排气管内的废气流动方向的扰流部件,扰流部件设置为与三元催化器的前锥体内表面固定连接的结构。
所述的扰流部件为圆环状结构,扰流部件外表面设置为锥形体结构,扰流部件包括延伸到三元催化器的前锥体的端面Ⅰ和端面Ⅱ,端面Ⅰ的直径尺寸设置为大于端面Ⅱ的直径尺寸的结构。
所述的汇集管与三元催化器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述的扰流部件上还设置有开口部,所述的扰流部件卡装到三元催化器的前锥体内表面,扰流部件设置为直径尺寸能够发生收缩的结构。
所述的扰流部件通过焊接方式与三元催化器的前锥体连接,所述的排气歧管结构上还设置有氧传感器接头,氧传感器接头设置在扰流部件开口部位置,氧传感器接头与扰流部件开口部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多个排气歧管与汇集管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动车排气歧管结构,在汇集管和三元催化器之间设置能够调整排气管内的废气流动方向的扰流部件,扰流部件设置为焊接在三元催化器内表面的结构,通过这样的设置,扰流部件对进入三元催化器内的废气形成干扰,废气集中吹过三元催化器内的载体的中间位置,从而使三元催化器载体的流动均匀性变好,偏心率性能指标增加,最大限度提高三元催化器载体的利用率,同时增加扰流部件的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动车排气歧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的机动车排气歧管结构的汇集管与三元催化器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排气管端部;2、排气歧管;3、汇集管;4、三元催化器;5、扰流部件;6、端面Ⅰ;7、端面Ⅱ;8、扰流部件开口部;9、前锥体下部;10、氧传感器接头;11、前锥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机动车排气歧管结构,包括排气管端部1,排气管端部1上连接多个排气歧管2,多个排气歧管2的排气口一端均连接到汇集管3,汇集管3与三元催化器4连接,所述的汇集管3和三元催化器4之间设置能够调整排气管内的废气流动方向的扰流部件5,扰流部件5设置为与三元催化器4的前锥体11内表面固定连接的结构。
所述的扰流部件5为圆环状结构,扰流部件5外表面设置为锥形体结构,扰流部件5包括延伸到三元催化器4的前锥体11内的端面Ⅰ6和延伸到汇集管3内的端面Ⅱ7,端面Ⅰ6的直径尺寸设置为大于端面Ⅱ7的直径尺寸的结构。
所述的汇集管3与三元催化器4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述的扰流部件5设上还设置有扰流部件开口部8,扰流部件5卡装到汇集管3和三元催化器4的前锥体11内表面时,扰流部件5设置为直径尺寸能够发生收缩的结构。
所述的扰流部件5通过焊接方式与三元催化器4连接,所述的排气歧管结构上还设置有氧传感器接头10,氧传感器接头10设置在扰流部件开口部8位置,氧传感器接头10与扰流部件开口部8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多个排气歧管(2)与汇集管3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锋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杰锋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05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