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摄像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0101.5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4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华;张兴明;傅利泉;朱江明;吴军;吴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7/08 | 分类号: | G03B17/08;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31005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摄像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摄像机。
背景技术
在整个监控行业往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摄像机也不例外,摄像机具有支持网络传输和网络控制、直接支持双绞线传输或光纤传输、智能化、人性化、小型化和多样化等优点。
现有技术下的红外摄像机采用单体透镜和红外模组,组装时,在透镜前面放一块光学玻璃,光学玻璃与壳体之间采用密封胶进行防水。
但是,这种组装方法,由于光学玻璃要与壳体进行点胶,所以,组装起来比较麻烦,且当摄像机所在的环境恶劣时,密封胶容易老化失效,从而降低摄像机的防水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摄像机,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且提高了透镜的透光率,组装比较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摄像机,包括:透镜和壳体,
所述透镜为一体化透镜;
所述壳体上设有凹槽,所述一体化透镜嵌入所述凹槽、并与所述凹槽固定且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凹槽内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密封槽内。
优选地,所述密封圈背离所述凹槽的底面的一侧设有多个凸筋。
优选地,上述摄像机还包括:红外模组,所述红外模组与所述一体化透镜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一体化透镜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固定柱、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固定柱;
所述红外模组上设有与每一个所述第一固定柱对应配合的沉头孔,以及与每一个所述第二固定柱对应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红外模组与所述一体化透镜通过沉头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凹槽的底面上设有与每一个所述第一通孔对应配合的第二通孔。
优选地,所述一体化透镜上还设有至少两个定位销;所述红外模组上设有与每一个所述定位销配合的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柱为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柱为六个,所述定位销为两个。
优选地,每一个所述第一固定柱背离所述一体化透镜的一端设有螺纹孔。
优选地,每一个所述第二固定柱背离所述一体化透镜的一端镶嵌有螺母。
优选地,每一个所述第二固定柱背离所述一体化透镜的一端设有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摄像机,包括:透镜和壳体,
所述透镜为一体化透镜;
所述壳体上设有凹槽,所述红外模组嵌入所述凹槽、并与所述凹槽固定且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摄像机,由于密封圈能够起到密封和防水的功能,且不容易老化,所以,组装时,先将密封圈放置到壳体上的凹槽内,再将一体化透镜装入到壳体上的凹槽内,一体化透镜的一面压紧在密封圈上,使得一体化透镜与凹槽之间没有间隙,实现与凹槽的密封且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摄像机,组装时,避免了光学玻璃与壳体之间采用密封胶进行防水,密封胶容易老化失效现象的发生。同时,光学玻璃会对光源有衰减的作用,缩短光照射的距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摄像机,去掉了光学玻璃后,能够提高透镜的透过率。
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摄像机,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且提高了透镜的透过率,组装比较方便。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摄像机,有利于红外模组的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摄像机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摄像机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摄像机的B向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摄像机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摄像机中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摄像机中密封圈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摄像机中红外模组和一体化透镜的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摄像机中红外模组和一体化透镜组装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摄像机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摄像机,如图1所示,包括:透镜1和壳体3,
透镜1为一体化透镜;
壳体3上设有凹槽31,一体化透镜1嵌入凹槽31、并与凹槽31固定且通过密封圈4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01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表
- 下一篇:一种提桶样净化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