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站立辅助座便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7759.0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8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余俊瑶;王吴东;付宏远;喻洪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K11/04 | 分类号: | A47K1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王晶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站立 辅助 座便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式多功能助起座便椅,尤其是一种为年老体弱者或下肢活动不便的使用者在如厕过程中坐下时提供缓冲,并且在身体前倾,有站立意图时,提供助力辅助其站立的可折叠式多功能助起座便椅。
背景技术
从2000年到2007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由1.26亿增长到1.53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0.2%提高到11.6%,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相当于欧洲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人口老龄化年均增长率高达3.2%,约为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17%;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与此同时,2050年,80岁以上高龄老人将由目前2100万增加到1.08亿,比重由11.4%提高到22.3%。高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率达30%以上,90岁以上老人的生活不能自理率高达50%以上。可见,中国将来的养老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此外,患有膝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瘫痪的病人或年老体弱者独自完成蹲下、起立等动作非常困难,往往需要他人的协助才能完成。因此在没有他人协助的情况下,为了解决他们在上厕所过程中遇到的站起蹲下困难的问题,需要一种能辅助使用者站立的座便椅。
目前,普遍的传统的坐便器装置大致分为以下几种:(1)固定座便椅,(2) 折叠座便椅(3)带轮座便椅(4)简易座便椅。
以上装置具有功能单一,不能站起辅助等缺点,并不适合众多老人居家日常使用。因此在改进上述缺点的条件下提出一种多功能站起辅助座便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提供一种多功能站立辅助座便椅,为年老体弱者或下肢活动不便的使用者在如厕过程中坐下时提供缓冲,并且在身体前倾,有站立意图时,提供助力辅助其站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站立辅助座便椅,包括椅座,座圈连接架,扭簧挡板,扭簧,其特点是:椅座前端与座圈连接架转动连接,座圈连接架上装有扭簧挡板及扭簧,且扭簧挡板与椅座背面接触连接。
多功能站立辅助座便椅还包括靠背,扶手,交叉架,车轮架转向器,小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前椅腿,后椅腿,位于同侧的前椅腿与后椅腿之间通过可折叠的交叉架连接,前椅腿和后椅腿下面分别连接升降调节装置,升降调节装置下面通过车轮架转向器连接小车轮。
靠背是呈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的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椅座前端与座圈连接架转动连接,座圈连接架上装有扭簧挡板及扭簧,且扭簧挡板与椅座背面接触连接。当使用者有站起意图时,即身体前倾,重心离开椅座,扭簧通过扭簧挡板对椅座有向上推动力,使其回复自然状态,从而辅助其站立。为年老体弱者或下肢活动不便的使用者在如厕过程中坐下时提供缓冲,并且在身体前倾,有站立意图时,提供助力辅助其站立。另外,位于同侧的前椅腿与后椅腿之间通过可折叠的交叉架连接,椅座可绕座圈连接架上下转动, 交叉架的活动可以使得座便椅折起来;前椅腿和后椅腿下面分别连接升降调节装置,升降调节装置下面通过车轮架转向器连接小车轮。通过升降调节装置实现座便椅的升降。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结构设计新颖、独特、简单、造价低;
(2)坐便稳当、能折叠、折叠后节省空间;
(3)安装方便,且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调整高度;
(4)可以辅助站立困难的使用者站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休总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人体处于坐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人体处于站起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扭簧工作位置示意图;
图6是升降调节部位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多功能站立辅助座便椅,包括靠背1,椅座2,扶手3,交叉架4,车轮架转向5,小车轮6,升降调节装置7,座圈连接架8,前椅腿9,扭簧挡板10,扭簧11等。
椅座2前端与座圈连接架8转动连接,座圈连接架8上装有扭簧挡板10及扭簧11,且扭簧挡板10与椅座2背面接触连接。
位于同侧的前椅腿9与后椅腿12之间通过可折叠的交叉架4连接,前椅腿9和后椅腿12下面分别连接升降调节装置7,升降调节装置7下面通过车轮架转向器5连接小车轮6。靠背1是呈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的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77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玻璃刷
- 下一篇:加强型器皿手柄及水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