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虹膜镊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3945.7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2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叶向彧;董诺;纪建丽;王芬琴;张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100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虹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指一种虹膜镊。
背景技术
虹膜是眼睛的重要组织,其自动调节瞳孔的大小,从而调节进入眼内光线多少的作用。在眼科手术中常遇到虹膜前粘连、虹膜后粘连及虹膜萎缩等情况,以及由此导致的瞳孔欠圆及散大等情况,因此,常常需要行瞳孔成形术,而在行瞳孔成形术时,通常需要牵拉虹膜组织,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普通的镊子牵拉虹膜组织。
现有技术中普通的镊子一般由镊柄、两镊臂及分别位于两镊臂末端的两夹头组成,镊柄一端形成两镊臂,两镊臂末端分别形成夹头,其夹头通常为尖状。然而,由于虹膜组织较为脆弱、易出血及易撕裂,因此,采用现有技术的镊子牵拉虹膜组织,容易损伤虹膜组织,而需要损伤小且接触面积大的显微镊来牵拉虹膜组织。
鉴于现有技术镊子的上述缺陷,本发明人研发出一种克服所述缺陷的虹膜镊,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面积大而对虹膜组织损伤小的虹膜镊。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虹膜镊,由镊柄、两镊臂及分别位于两镊臂末端的两夹头组成,镊柄一端形成两镊臂,两镊臂末端分别形成夹头,夹头设计为圆头状。
进一步,夹头的直径为0.4-0.6mm。
进一步,镊柄为椭圆状,其长度为7-8cm。
进一步,镊臂一端设置椭圆孔,另一端设置拐角而形成拐角前臂及拐角后臂,夹头设置在拐角前臂的末端。
进一步,拐角前臂的长度为1-3mm。
进一步,镊柄、镊臂及夹头均由钛合金制成。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夹头设计为圆头状,在牵拉虹膜组织时,其与虹膜组织的接触面积较大,因此对虹膜组织的损伤较小,而不会使虹膜组织撕裂出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2是图1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4是图3局部放大图。
标号说明
镊柄1 镊臂2
椭圆孔21 拐角前臂22
拐角后臂23 夹头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虹膜镊,由镊柄1、两镊臂2及分别位于两镊臂2末端的两夹头3组成。
镊柄1一端形成两镊臂2,两镊臂2末端分别形成夹头3,夹头3设计为圆头状,如图2及图4所示,夹头3的直径优选为0.4-0.6mm。在牵拉虹膜组织时,与虹膜组织的接触面积较大,对其损伤较小。
本实施例中,镊柄1设计为椭圆状,其长度设计为7-8cm。镊臂2一端设置椭圆孔21,另一端设置拐角而形成拐角前臂22及拐角后臂23,拐角前臂的长度为1-3mm,夹头3设置在拐角前臂22的末端。设计该尺寸、镊柄1设计为椭圆状及在镊臂设置椭圆孔21,其为了方便使用。
本实施例中,镊柄1、镊臂2及夹头3均由钛合金制成,其坚固耐用,弹性好且易于反复消毒。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未经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39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压耳塞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口腔科镶牙后引起溃疡的修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