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嵌件注塑的连续加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8998.4 | 申请日: | 201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7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马蒂纳斯·约翰内斯·柏图斯·兰耿唐卡;李道剑;鄢昌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技泰精密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17;B29B1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29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注塑 连续 加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生产装置,尤其涉及金属嵌件注塑的加工装置,具体涉及金属嵌件注塑的连续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金属嵌件注塑的加工工艺,需要先将金属在冲压机上冲压,再将冲压后的工件传输入注塑机中进行注塑,后续再将注塑件放入到冲切装置上进行冲切多余的浇口部分,最后还要人工或机器筛选进行产品的筛检。由于各个装置都是独立运行,因此上述的步骤都是分别由人工手动进行操作和控制,整个过程不仅费时、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纰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金属嵌件注塑的加工方法不连续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连续加工生产工件的金属嵌件注塑的连续加工系统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金属嵌件注塑的连续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依次包括冲压机、给料装置、注塑机、冲切装置和检测装置,其中,在冲压机和给料装置之间通过振动盘输送金属嵌件,注塑机和冲切装置之间通过振动盘输送注塑工件,给料装置和注塑机之间设有输送金属嵌件的导槽。
优选地,所述导槽内设有用于吸附铁屑粉粒的磁力架。
优选地,所述导槽的穴数和可接纳金属嵌件的注塑模穴数目相等。
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在输送注塑工件的皮带上方设置的用于拍照及检测分析工件的影像分析设备。
优选地,所述的连续加工系统装置,还包括在对注塑工件进行拍照及检测分析后,皮带后方设置的注塑工件第一分离阀。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分离阀之后,运送注塑工件的皮带上设有一工件自动翻转通道,其后还设有对翻转的工件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及第二分离阀。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分离阀和第二分离阀安装在皮带上,由转动机构和导向挡块组成,且转动机构接受来自影像分析设备的信息,决定其转动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连续加工系统装置可以实现金属嵌件注塑的连续加工生产:在冲压步骤和注塑步骤后通过振动盘连接后续工艺的机器,使得被加工的工件能够连续而且有序地输送到后续加工的机器,在给料装置和注塑机之间设有导槽用以精确输送金属嵌件,而且采用自动分拣机构对最终产品进行筛选,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嵌件注塑的连续加工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阀示意图。
其中:1为皮带,2为导向挡块,3为注塑工件,4为转动机构,A为合格产品区域,B为不合格产品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金属嵌件注塑的连续加工系统,其依次包括冲压机、振动盘、给料装置、导槽、注塑机、振动盘、冲切装置和检测装置,在冲压机和给料装置之间通过振动盘输送金属嵌件,注塑机和冲切装置之间通过振动盘输送注塑工件,给料装置和注塑机之间设有输送金属嵌件的导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检测装置包括在一输送注塑工件的皮带上方用于拍照及检测分析工件的影像分析设备,如图2所示,皮带后方还设置一第一分离阀,包括筛选注塑工件3的转动机构4和导向挡块2,在对注塑工件3进行拍照及检测分析后,转动机构4接受来自影像分析设备的信息,可将经过分析确认的合格产品或不合格产品分别导入到合格产品区域A或不合格产品区域B。
在一实施例中,由于注塑工件两面均需检测,在第一次检测合格之后的注塑工件,进入自动翻转通道,注塑工件被自动翻转到另一面,再由相机进行拍摄和自动识别,然后将信号输出给和第二分离阀,经由转动机构将注塑工件自动导入合格品或不合格品箱。相机与电脑连接,可将拍摄的数据、储存在数据库中,以备将来调用分析和存档。
影像分析系统是将合格与不合格品的图像输入到系统的数据库中,由系统软件将每次拍摄的图像与标准图像进行对比、自动分析,得出合格与不合格的结论。
分离阀安装在皮带上,由转动机构和导向挡块等组成,根据影像分析给出的信号,转动机构可分别打开合格或不合格的路径,将注塑工件导入合格或不合格区域。转动机构可以由转动气缸或电动机等动力元件带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技泰精密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技泰精密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89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压互感器的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L型包边玻璃在模具内的精确定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