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垂直悬挂安装设备的减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3297.1 | 申请日: | 201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4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风;孙郁林;朱深祺;赵佩清;梁敬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富欣智能交通控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F16F1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孙大为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悬挂 安装 设备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设备安装和安全防护领域,主要用于安装在长期振动、冲击的轨道附近、动力设备周边或者车辆、船舶内部等地方。
背景技术
目前,轨旁振动环境下设备垂直安装一般不采用减振措施,直接采用紧固件刚性连接在垂直墙壁或者支架上。有些设备的安装时,在设备和垂直墙壁之间用中间开孔的橡胶垫隔离,其实质仍旧是紧固螺栓的刚性连接,减振和隔振效果不明显。附图1是安装在墙体上的设备,无任何减振措施。
针对地铁轨旁设备的安装,现有技术的弊端明显:随着轨道线路的运营,轨旁设备随时承受着列车经过时带来的冲击和振动,以列车平均间隔分钟,每天运营16小时计算,每天有160次列车经过时的振动,每年58400次的振动和冲击将对轨旁设备及其内部电子器件的可靠性有极大考验,运营期间的维护报告显示,用于轨旁设备中的元器件和部件的故障率明显高于离开轨道较远的设备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垂直悬挂设备的减振结构,其可以避免列车经过时轨旁设备可能引起的谐振,起到了减振效果,有效保护轨旁设备,延长设备寿命,提高运营的可靠和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垂直悬挂设备的减振结构,包括减振支座和减振器件;减振支座位于被安装设备和垂直安装位置之间,减振支座固定在与设备对应的安装位置上,水平安装的螺栓用于悬挂被安装设备;减振支座上带有减振器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避免列车经过时轨旁设备可能引起的谐振,起到了减振效果,有效保护了轨旁设备,延长了设备寿命,提高了运营的可靠和安全性。改变轨旁安装设备的固有频率,在被安装设备和墙体(或者支架)之间增加了带有减振器件的减振支座,起到了减振效果。可以有效减少振动和冲击对设备的损伤,提高的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从而提高轨道交通运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有4组减振器件支架固定在设备的四角,每组支架由4组螺栓紧固件将减震器件法兰固定,墙面伸出的4个地脚螺栓穿过减震器件的圆形嵌件,螺母垫圈固定。
减振器件的中间嵌件直径大于法兰开孔。
所述垂直安装位置为墙面或支架。
每个安装好的减振支座伸出一个水平螺柱,分别穿过设备的4个安装脚,用弹簧垫圈、平垫圈和螺母固定。
减振支座由不锈钢钣金折弯件、减振器件和各种紧固件装配而成,减振器件的法兰用4组规格紧固件固定在钣金件上,螺栓下穿减振器件中心孔并用螺母固定在减振器件上。
减振器件采用橡胶作为减震材料,法兰和中间嵌件由橡胶连接填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目前设备垂直悬挂安装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紧固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带有减振器件的支座的示意图;
图4是减振器件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电设备安装和安全防护领域,主要用于安装在长期振动、冲击的轨道附近、动力设备周边或者车辆、船舶内部等地方。主要部件涉及到橡胶注塑,钣金加工处理等工艺。
为了避免长时间的振动冲击对轨旁设备及其内部器件和部件的损伤,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针对垂直悬挂方式设备安装减振方案,该方案根据被安装设备的重量选用不同规格的减振器件,改变了轨旁设备自身的固有频率,从而避免列车经过时轨旁设备可能引起的谐振,起到了减振效果,有效保护了轨旁设备,延长了设备寿命,提高了运营的可靠和安全性。为了改变轨旁安装设备的固有频率,在被安装设备2和墙体1(或者支架3)之间增加了带有减振器件的减振支座,起到了减振效果。可以有效减少振动和冲击对设备2的损伤,提高的设备2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从而提高轨道交通运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改善垂直悬挂安装设备2的振动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采用4个带有减振器件的减振支座,每个安装好的减振支座伸出一个水平螺柱,分别穿过设备2的4个安装脚,用弹簧垫圈、平垫圈和螺母固定,见附图2。
减振支座由不锈钢钣金折弯件6、减振器件7和各种紧固件5装配而成,首先将减振器件7的法兰8用4组规格紧固件5固定在钣金件6上,再将螺栓4下穿减振器件7中心孔并用螺母固定在减振器件7上,见附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富欣智能交通控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富欣智能交通控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32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