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挥发油类成分提取分离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8692.0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9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蒋卫国;黄龙;肜霖;谢超;方念伯;余尚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市黄鹤楼科技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9/02 | 分类号: | C11B9/02;B01D17/025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挥发 油类 成分 提取 分离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提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挥发油类成分提取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代技术中,天然植物及中草药挥发油类成分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医药、食品、香料等领域。挥发油的制备主要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式,将植物及中草药中的挥发性成分用水进行提取,挥发油类成分随着水蒸气一同挥发,再经过冷凝水装置进行冷却成油水混合物,由于挥发油类成分与水不相溶,静置后分层形成油水两相,得到挥发油类成分。
天然植物及中草药挥发油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效果与冷凝效果有很大的关系,一些挥发性成分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冷却水冷凝,挥发性成分就会损失,从而影响挥发油的得率,使原料的利用率降低,在需要分析挥发油成分时,还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传统的水蒸气蒸馏设备中多采用球形冷凝管,导气管和收集管之间都是直管相连,使用时发现,球形冷凝管会有凹槽部分,会导致一部分冷凝的挥发油成分残留在里面不易收集,球形冷凝管的冷凝效果也不尽理想;另外,直管相连,蒸馏瓶中的物料在暴沸的时候容易冲出,不仅影响挥发油提取的效率,也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挥发油类成分提取分离设备,提高冷凝管的冷凝效果,使所得的挥发油容易被收集,提高挥发油的得率和装置的安全性。
一种挥发油类成分提取分离设备,包括圆底烧瓶、样品收集管、双螺旋冷凝管、贮液管、导气管和支管,圆底烧瓶通过样品收集管与双螺旋冷凝管的一端连接,双螺旋冷凝管的另一端与贮液管连接,其中双螺旋冷凝管倾斜30°~45°与样品收集管和贮液管连接,贮液管上设有上部缓冲球和下部缓冲球,导气管的一端与空气连通,另一端与贮液管的上部缓冲球的上端相连,贮液管的下部缓冲球通过支管与样品收集管连通。
如上所述的挥发油类成分提取分离设备,样品收集管通过磨砂口与圆底烧瓶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挥发油提取效率高,原料的利用率高,且适合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挥发油类成分提取分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底烧瓶,2—样品收集管,3—双螺旋冷凝管,4—冷凝水进口,5—冷凝水出口,6—贮液管,7—导气管,8—上部缓冲球,9—下部缓冲球,10—支管,11—磨砂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挥发油类成分提取分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挥发油类成分提取分离设备包括圆底烧瓶1、样品收集管2、双螺旋冷凝管3、贮液管6、导气管7和支管10,圆底烧瓶1通过样品收集管2与双螺旋冷凝管3的一端连接,其中过样品收集管2通过磨砂口11与圆底烧瓶1相连接;双螺旋冷凝管3的另一端与贮液管6连接。如图1所示,样品收集管2和贮液管6呈竖直设置,双螺旋冷凝管3倾斜30°~45°与样品收集管2和贮液管6连接,双螺旋冷凝管3上设有冷凝水进口4和冷凝水出口5,冷凝水从冷凝水进口4进入,再从冷凝水出口5流出。贮液管6上设有上部缓冲球8和下部缓冲球9,导气管7的一端与空气连通,另一端与贮液管6的上部缓冲球8的上端相连。贮液管6的下部缓冲球9通过支管10与样品收集管2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天然植物原料加入圆底烧瓶1,加入适量水后,放在电热套内,打开电热套开关,开始加热,随着物料的沸腾,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油脂性挥发成分随水蒸气蒸馏出来,经过双螺旋冷凝管3冷凝,所得冷凝液即油水混合物从贮液管6的上部缓冲球8流入,流到贮液管6的下部缓冲球9。随着油水混合物的富集与静置,油水相逐渐分层,轻油组分一般在上层,水相一般在下层,当油水相富集到一定程度,水相经过支管10回流到圆底烧瓶1内,再次作为溶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
1、采用双螺旋冷凝管,充分增大了油水混合物与冷凝水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了冷凝效果,减少了挥发性成分的散失,有效保留了挥发性成分,提高了挥发性成分的得率。
2、双螺旋冷凝管采用直线式倾斜设计样式,倾斜30°~45°,有效解决了挥发性成分冷凝残留问题。
3、与空气连接的导气管与贮液管上两个缓冲球的设计,可有效防止物料暴沸,并增大了接收器中油水混合物的容积。
4、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材料,应用范围广。
5、本设计可用于实验室研究用,也可实现工业化生产,简便、实用、高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市黄鹤楼科技园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市黄鹤楼科技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86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