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灯具散热基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5606.0 | 申请日: | 2013-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5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郑启祥;简景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启祥;简景曜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F21V17/10;F21V17/1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戚欢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具 散热 基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提供一种散热基材,尤指一种能有效提升散热效能及制作效率,让散热基材的内、外温度一致,已将热源有效进行散热的灯具散热基材。
背景技术
目前,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元件,早期多被作为指示灯、显示板等;而随着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出现,也被用作照明而取代传统灯泡。它已成为现今常见的光源,具有效率高、寿命长、不易破损等传统灯泡所无法与之比拟的优点。
然而,当LED于发光时,由于会产生高热量而增加自身的温度,使其处于高温的环境下。同时,LED在高温下能量转换效率也会急速下降,变得浪费电力且会产生更多热量,使得温度一再提升,成为恶性循环,并会缩短其寿命。因此,以往以LED所构成的LED灯泡,通常会于其外套设一环状的散热灯杯来增加其散热效果,也因为如此,在组装上即会影响到LED光源电路板与驱动模块间的电线连接,造成组装上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具散热基材,以利用结合部与对接部的结合固定,得以有效提升灯具的制作效率同时兼具散热效果。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灯具散热基材,包括至少一形成有数个散热鳍片的散热基材、一由该散热基材一端延伸形成的结合部及一由该散热基材另一端延伸形成的对接部,其中对接部与该结合部相互结合对接。
呈上所述,其中该散热基材一侧处结合有一灯罩,且该散热基材及该灯罩的结合方式为卡掣、卡扣或螺纹锁固其中之一,再该散热基材与该灯罩之间设有连接部,又该连接部上设有一发光模块,且该发光模块电性连结一电源转换器。
本实用新型具体包括:
至少一散热基材,该散热基材一侧处形成有数个散热鳍片;
一由该散热基材一端延伸形成的结合部;
一由该散热基材另一端延伸形成的对接部,与该结合部相互结合对接。
其中该散热基材一侧处结合有一灯罩;
其中该散热基材及该灯罩的结合方式为卡掣、卡扣或螺纹锁固其中之一;
其中该散热基材与该灯罩之间设有连接部;
其中该连接部上设有一发光模块,且该发光模块电性连结一电源转换器;
其中该散热基材于背离该灯罩的一侧处装设有一固定件;
其中该固定件锁固一导电部。
藉由上述的结构组成,利用结合部与对接部的结合运作,以提升本实用新型灯具散热基材的散热效果及制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结合部与对接部的结合固定,得以有效提升灯具的制作效率同时兼具散热效果,并让散热基材的内、外温度一致,有效将热源进行散热的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模具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制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及附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及制作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灯具散热基材包括:
至少一散热基材1,该散热基材1一侧处形成有数个散热鳍片11;
一由该散热基材1一端延伸形成的结合部12;
一由该散热基材1另一端延伸形成的对接部13,与该结合部12相互结合对接。
藉由上述的结构、组成设计,兹就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运作情形说明如下:
如附图2至附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模具示意图~组合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所述的散热基材1,经由一模具2挤制而成,模具2如第2图所示,其中具有一预设孔(图中未示),该预设孔的底部具有一平面,且于顶部具有一朝上外凸的表面,并利用模具2以挤型机(图中未示)挤制出铝挤型的散热基材1,此散热基材1制成为灯具散热基材1时,利用铲削机(图中未示)以刀具A对散热基材1的表面斜向切入并扬起,以铲削出相互平行地排列的散热鳍片11,且于散热鳍片11的底部界定一基部,并对该基部施力使其变型成为灯具散热基材1的预设形体;当上述动作完成时,接着将连接部14平行贴合于散热基材1上进行螺设固定或挤压铆合固定,并将灯罩15与散热基材1结合固定后,再把位于连接部14上的发光模块16及发光模块16一端连接的电源转换器17上的线组穿设通过固定件18与导电部19连结后,即可依序将导电部19、固定件18与散热基材1另一端进行结合固定,借以完成其完整组装流程,由上述的说明可清楚看出,该散热基材1铲削出散热鳍片11时,即可形成其圆弧形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方形散热鳍片11而言,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启祥;简景曜,未经郑启祥;简景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56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整体卧式快速防爆全自动电热蒸汽发生器
- 下一篇:一种接近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