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用型离子源喷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3053.5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1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董晓峰;王姜;许柠;陈焕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J49/16 | 分类号: | H01J49/16;H01J4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鲁兵 |
地址: | 344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用型 离子源 喷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子源喷头,主要应用于电喷雾萃取电离源,尤其适用于小型直接质谱分析。
背景技术
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分析技术(Extractive Electrospray Ioni zation-Mass Spectrometry,EESI-MS)是在继承ESI和DESI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离子化技术,也是敞开式电离技术家族中的一员。由于无需对样品作复杂预处理即可获得待测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结构信息,EESI-MS技术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现已广泛用于液体、气溶胶、固体表面、黏性样品等不同形态样品的分析,特别适用于实时在线连续监测液体样品。
电喷雾萃取电离(EESI)装置主要由用于产生初级离子的电喷雾通道和用于样品引入的样品通道组成,电喷雾通道和样品引入通道具有一定的间距和夹角,两个通道与质谱入口也具有一定的夹角和距离。在常压条件下,电喷雾通道产生的初级离子与样品通道出来的中性样品进行碰撞,发生萃取和电荷转移,随即产生的待测物离子在电场和真空的共同作用下被引入质谱仪,进行质量分析和检测。
然而目前市场上,还没有适用于EESI源的电喷雾通道喷头和样品引入通道喷头,现有的离子源喷头主要用于非EESI的质谱分析技术,一般体积较大,价格昂贵;而实验室里所用的电喷雾通道喷头和样品引入通道喷头往往是由不锈钢三通管接头拼装而成,结构受到限制,使用不方便,稳定性不高,综合性能不好,严重限制了EESI-MS技术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离子源喷头体积较大、价格昂贵而不适用于EESI质谱分析,以及实验室拼装的离子源喷头使用不便、稳定性不高、综合性能差等不足,本实用新型特提供一种新型的通用型离子源喷头,该离子源喷头既可以用作电喷雾通道喷头又可以用作样品引入通道喷头,通用性强,而且体积小,使用方便,稳定性高,综合性能好,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用型离子源喷头,包括一喷头基体,其中:在基体上开设有一贯穿基体中心的贯通小孔,在所述基体的尾部,设置有与所述贯通小孔相通且同走向的串联锥度孔&螺纹孔,在所述锥度孔中设置有锥形卡套,所述卡套被旋设在螺纹孔中的毛细管螺头压紧;一毛细管,从所述毛细管螺头的中心孔、卡套的锥心孔,以及贯通小孔中穿过,首尾均露出一定长度;在所述基体的尾部,与所述贯通小孔倾斜一定角度的方向上,设置有一与所述贯通小孔相通的斜侧位通孔,所述斜侧位通孔也为串联的锥度孔&螺纹孔,一带有锥度的进气管螺头旋设在其中,一进气管,从所述进气管螺头的中心孔引入并通向所述贯通小孔;在所述基体的尾部,与所述贯通小孔、斜侧位通孔中心线所在平面垂直的方向上,设置有一水平螺纹孔,所述水平螺纹孔与所述贯通小孔不相通,在所述水平螺纹孔中旋设一高压螺头,一尾端焊接有高压导线的高压导头被所述高压螺头压设在水平螺纹孔中,所述高压导线从所述高压螺头的中心孔中伸出进行加高压。
用作电喷雾通道喷头时,所述毛细管中通入萃取溶剂。
用作样品引入通道喷头时,所述毛细管中通入样品溶液。
所述贯通小孔孔径比毛细管稍大。较佳地,所述贯通小孔直径取0.3mm,所述毛细管外径取0.18mm。
所述卡套分为前、后两锥形卡套,前卡套是一带有“V”形孔的空心锥套,“V”形孔前端连通一中心细孔,前卡套的前锥面贴合在基体的锥孔面上;后卡套是一个仅带有中心细孔的锥形套,后卡套的前锥面贴合在前卡套的后锥面上,后卡套的尾部为平端,贴合在毛细管螺头的下端。
所述斜侧位通孔前端锥度孔与所述贯通小孔相通,螺纹孔中旋设所述进气管螺头。
所述基体为一锥形结构,尾部粗大,头部具有锥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理工大学,未经东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30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