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备氧化镍设备中的循环罐泵密封水循环再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2838.0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5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赫东波;刘波;王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赫东波 |
主分类号: | C01G53/04 | 分类号: | C01G53/04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孔金满 |
地址: | 114001 辽宁省鞍山***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氧化 设备 中的 循环 密封 水循环 再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备氧化镍及回收盐酸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制备氧化镍设备中的循环罐泵密封水循环再利用装置,用于利用氯化镍溶液制备氧化镍产品及回收盐酸。
背景技术
发明专利申请200710157229.6公开了一种喷雾焙烧制备四氧化三钴粉末的连续生产工艺及其设备。所采用的设备包括收集溶液的废酸罐、废酸过滤器、预浓缩器、气动调节阀、焙烧炉及其炉顶喷洒装置、在焙烧炉本体上呈切线布置的燃烧器、旋转阀、焙烧炉底部的氧化物块破碎机、四氧化三钴粉气动输送系统、一级吸收塔、二级吸收塔、在所述的一级吸收塔与二级吸收塔之间设置循环罐,排烟风机、洗涤塔、漂洗水供水装置、再生盐酸储罐、气液分离器、烟囱、PLC控制装置.
通过几年的试运行,发现这种设备存在下述问题:
水循环系统中的在一级吸收塔与二级吸收塔之间设置的循环罐无法实现水的循环再利用。必须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氧化镍设备中的循环罐泵密封水循环再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制备氧化镍设备中的循环罐泵密封水循环再利用装置,是在制备氧化镍设备中的一级吸收塔与二级吸收塔之间设置循环罐泵密封水循环再利用装置,通过回水管与一级吸收塔相连接,一级吸收塔通过管路与预浓缩器相连接。
所述的循环罐泵密封水循环再利用装置由密封水循环槽,通过新水阀门与此密封水循环槽相连接的新水管路,通过回水阀门与此密封水循环槽相连接的回水管路,冷却泵体、与此冷却泵体相连接的送水阀门所组成,所述的回水管路一端与二级吸收塔相连接,另一端与冷却泵体相连接,所述的送水阀门的另一端与一级吸收塔相连接。
在所述的回水管路中设有pH值测试仪。
在所述的循环管路中设有压力检测装置PT、流量检测装置LT。
在所述的密封水循环槽的侧面设有用于安全排气的溢流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特点:
1)含有微量氯化氢的炉气从一级吸收塔顶部通过PH连接管进入二级吸收塔下部, 气体在二级吸收塔中由下至上流动,在流动过程中与除盐水进行面接触,除盐水通过二级吸收塔给料泵从二级吸收塔顶部经喷嘴进入塔内,将水均匀分布喷在在二级吸收塔中的填料上,在逆向流动气体中的残余氯化氢成份被吸收,含有微量氯化氢的液体用于向一级吸收塔循环供水;
2)二级吸收塔喷洒用水是从循环储罐里得到,循环储罐进水口连接到洗涤塔底部出口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由于在一级吸收塔与排烟风机之间设置二级吸收塔,实现了二次吸收,提高了吸收率,也进一步降低了排放炉气中的氯离子含量;
2)由于采用了循环罐泵密封水循环再利用装置,使得除盐水得到几乎完全的回来收利用,消除了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制备氧化镍设备中的循环罐泵密封水循环再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制备氧化镍设备中的循环罐泵密封水循环再利用装置,是在制备氧化镍设备中的一级吸收塔14与二级吸收塔11之间设置循环罐泵密封水循环再利用装置,通过回水管与一级吸收塔14相连接,一级吸收塔14通过管路与预浓缩器相连接。
洗涤塔通过循环罐与二级吸收塔11相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的循环罐泵密封水循环再利用装置由密封水循环槽2,通过新水阀门3与此密封水循环槽2相连接的新水管路4,通过回水阀门6与此密封水循环槽2相连接的回水管路8,冷却泵体9、与此冷却泵体9相连接的送水阀门5所组成,所述的回水管路8一端与二级吸收塔11相连接,另一端与冷却泵体9相连接,所述的送水阀门5的另一端与一级吸收塔14相连接。图中PH连接管为7。
在所述的循环管路中设有压力检测装置PT、流量检测装置LT。
在所述的密封水循环槽的侧面设有用于工艺安全排气的溢流管1。
本实用新型的制备氧化镍设备中的循环罐泵密封水循环再利用装置;排放的废气达到排放标准;使得除盐水得到几乎完全的回来收利用;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赫东波,未经赫东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28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