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层烧蓄热机械节能石灰立窑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0499.2 | 申请日: | 2013-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2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尹保明;周大伟;刘启胜;包正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保明;周大伟;刘启胜;包正良 |
主分类号: | C04B2/12 | 分类号: | C04B2/1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23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 机械 节能 石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石灰的焙烧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层烧蓄热机械节能石灰立窑,属于建材行业石灰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一直以来石灰烧制设备以传统的土窑、普立窑居多。这类窑工装设备简陋,一般采用自然通风、人工操作,窑温较低、煅烧期长、产量低、质量不稳定、耗煤量高、污染严重,远已不适应现代社会。为满足我国建筑、钢铁、化工、塑料、电厂、电缆等行业的需求,改变上述落后产能装备,国家已明文规定要求淘汰传统的土、普立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层烧蓄热机械节能石灰立窑,其具有投资小、上马易、能耗低、机械化程度高、效益好、资金回收快、产质量稳定、环保达标等优点,是淘汰传统的土、普立窑的最佳代替设备。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层烧蓄热机械节能石灰立窑,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窑体、圈梁、框架柱、外承重墙、第一保温层、内承重墙、撑墙、第二保温层、耐火砖墙、内窑罐、环形烟道、烟囱、烟气除尘管道、上窑圈、加料机、复合炉排、出灰机、料仓、锁风器、胶带机、送风机和粉尘除尘器,所述外窑体、圈梁和框架柱为结合砌体,所述外承重墙、内承重墙和撑墙为组合砌体,外窑体与外承重墙之间是空气层,外承重墙与内承重墙之间是第一保温层;所述耐火砖墙为内窑罐砌筑体,耐火砖墙与内承重墙之间是第二保温层;所述环形烟道设置在内窑罐上口周围,环形烟道与内窑罐及耐火砖墙为结合体,烟道吸口位于内窑罐通向环形烟道的圆周部位,环形烟道通过烟道吸口与内窑罐内部相通;所述烟囱位于环形烟道汇集口上方,环形烟道与烟囱连通;所述烟气除尘管道位于环形烟道汇集口下方;所述上窑圈装于内窑罐上口边沿部位,加料机位于内窑罐上口上方,复合炉排装在内窑罐的下出口部位,出灰机装在复合炉排的底部,料仓、锁风器、胶带机组合为一体装在出灰机的底部,供风风管装在复合炉排的底部中心部位,粉尘除尘器装在外窑体的侧面平台上面,粉尘除尘器的吸尘口连接吸尘管道,吸尘管道另一端连接吸尘罩,吸尘罩位于胶带机上料口和卸料口上方,粉尘除尘器的排尘口连接包装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保温层的保温材料为溶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窑罐内腔的形状是两头细中间粗的花瓶形,内窑罐内腔上部为正截圆弧曲线锥形,内窑罐内腔下部为正截倒圆弧曲线锥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合炉排包括元钢、钢板圈、风帽、无缝钢管和角钢,所述元钢与钢板圈焊成圆锥体炉排,所述风帽设置在圆锥体炉排的顶部;所述无缝钢管有多根,部分无缝钢管的上端与钢板圈焊接,另一部分无缝钢管的上端与角钢焊接,角钢焊接在钢板圈上,所有无缝钢管的下端与工字钢焊接,构成屋脊状炉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承重墙外壁下部为圆柱形,内承重墙内壁下部与耐火砖墙外壁下部紧密结合;所述内承重墙外壁上部和耐火砖墙外壁上部均为正截圆弧曲线锥形,内承重墙外壁上部与耐火砖墙外壁上部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中填充有珍珠岩,形成第二保温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窑罐内腔从上至下依次为上部的预热区、中部的煅烧区和下部的冷却区,所述预热区的内径尺寸自上向下逐渐扩大,所述冷却区的内径尺寸自上向下逐渐缩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层烧蓄热机械节能石灰立窑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内窑罐内腔的形状有利于物料在其中的预热、煅烧和冷却。环形烟道和送风机形成“上抽下送”的通风机制,有利于物料在向下运动中与气体的热交换和燃料的充分燃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量,降低了能耗。圆锥形的炉排扩大了通风面积,提高了热效。多层的外窑体结构大大提高了隔热性、进一步减少能量消耗。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独特严密、技术可靠、机械化程度高、节省劳动力及降低劳动强度、机械强制通风、助烧效果好、燃烧完全、保温性能优越、热利用率高、降低能耗、劳动环境改善、经济受益即时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l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面剖视图。
图3为图1中复合炉排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保明;周大伟;刘启胜;包正良,未经尹保明;周大伟;刘启胜;包正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04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