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断后易取出的丝锥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8823.7 | 申请日: | 201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6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金林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岭市新杭工具厂 |
主分类号: | B23G5/06 | 分类号: | B23G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1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断 取出 丝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丝锥,特别是一种折断后易取出的丝锥。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多采用丝锥攻丝的方式来加工螺孔;然而在攻丝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力学疲劳或其他原因导致丝锥断裂的现象,使得部分丝锥残留于待加工件(需要攻丝的工件)内,导致整个工件报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市场上出现了各种断丝锥取出器,能够将断裂后残留于工件内的断丝锥取出,但是断丝锥取出器的引入,无疑增加了投资成本,而且其操作也不是很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折断后易取出的丝锥,不仅能够方便快速的将断丝锥取出,而且不会额外增加投资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断后易取出的丝锥,包括丝锥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丝锥本体上同轴开设有横截面呈正多边形的退旋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退旋通孔内壁相邻两个面之间通过弧形倒角或45度倒角过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退旋通孔的横截面呈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或正六边形。
作为优选,所述丝锥本体轴线上任意一点到退旋通孔内壁任意一个面的垂直距离为丝锥本体半径的1/4-1/3。
作为优选,所述丝锥本体由位于前端的攻丝部和末端的柄部一体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攻丝部前端一体加工有圆柱形导向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在丝锥本体上同轴开设横截面呈正多边形的退旋通孔,当丝锥发生断裂后,将与退旋通孔相匹配的退旋件插入退旋通孔内,反向旋转,即可方便快速的将断裂的丝锥取出,而无需采用断丝锥取出器,从而节省了投资成本。2、退旋通孔内壁相邻两个面之间通过弧形倒角或45度倒角过渡连接,保证了退旋通孔的强度。3、经试验,当丝锥本体轴线上任意一点到退旋通孔内壁任意一个面的垂直距离为丝锥本体半径的1/4-1/3时,既保证了攻丝时丝锥本体的强度要求,又满足了退旋时退旋件的强度要求(其强度要求需要满足能够克服丝锥与待加工件之间的摩擦力)。4、攻丝部前端一体加工有圆柱形导向柱,有效保证了攻丝时的同轴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横截面图。
图3是实施例2中退旋通孔的横截面图。
图4是实施例3中退旋通孔的横截面图。
图5是实施例4中退旋通孔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采用高速钢制成的丝锥本体1,该丝锥本体1上同轴开设有横截面呈正三角形的退旋通孔2;其中丝锥本体1由位于前端的攻丝部1a和末端的柄部1b一体制成;退旋通孔2内壁相邻两个面之间通过弧形倒角过渡连接,也可以通过45度倒角过渡连接。
经试验,当丝锥本体1轴线上任意一点到退旋通孔2内壁任意一个面的垂直距离为丝锥本体1半径的1/4-1/3时,既保证了攻丝时丝锥本体1的强度要求,又满足了退旋时退旋件(形状大小与退旋通孔相匹配)的强度要求(其强度要求需要满足能够克服丝锥与待加工件之间的摩擦力)。本实施例该垂直距离为0.3倍的丝锥本体1半径。
所述攻丝部1a前端一体加工有圆柱形导向柱3,有效保证了攻丝的同轴度。
当丝锥发生断裂后,将退旋件插入退旋通孔2内,反向(与攻丝方向相反)旋转,即可方便快速的将断裂的丝锥取出,而无需采用断丝锥取出器,从而节省了投资成本。
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仅仅在于所述退旋通孔2的横截面呈正四边形。
实施例3: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仅仅在于所述退旋通孔2的横截面呈正五边形。
实施例4: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仅仅在于所述退旋通孔2的横截面呈正六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岭市新杭工具厂,未经温岭市新杭工具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88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游泳圈
- 下一篇:一种用于固定输液针的固定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