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锁芯的加油管盖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5128.5 | 申请日: | 2013-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7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漆杰;李海亮;杨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5 | 分类号: | B60K15/05;E05B6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锁芯 油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油管盖,更准确地说,涉及一种带锁芯的加油管盖。
背景技术
现在世界各国对环保日益重视,而且消费者对汽车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车型加注燃油首先是通过控制燃油箱盖板开启,再打开加油管盖实施加注。但是这种结构有一定的隐患:
1、人在驾驶室开启燃油箱盖板,而操作把手和盖板之间需要3米左右拉丝连接,占用车身空间,增加成本;
2、当控制燃油箱盖板的拉丝失效,会导致盖板开启功能失效,会给加油带来不方便;
3、燃油箱盖板关闭功能失效,将面临燃油箱盖可能被其他人随意开启,造成车主损失或是环境污染。
现有技术中的燃油箱锁,其空转结构包括锁芯、锁舌和转块,锁舌具有截面为正八边形的内孔,内孔中设有与锁芯配合的传动块,传动块的截面呈八边形,其中一组对边与锁舌为接触配合,当传动块旋转90°时,另一组对边与锁舌在配合时存在条形间隙。其具体工作过程是:当锁舌带动转块和底座旋到位后,将钥匙顺时针转动90°,转块即处于锁定状态。拔出钥匙,防盗的空转结构就起作用。此时限位块和底座的凸台处处于错位位置。锁舌的齿状结构仍然与转块的齿状结构处于啮合状态,传动块与锁舌之间变成处于间隙的配合状态。锁舌在受到力的作用时,因为传动块与锁舌之间具有间隙,所以锁舌能够在受力时后退并出现跳齿空转现象,这样锁舌与转块之间就产生相对运动。
上述结构的燃油箱锁,其锁合的结构复杂,而且安装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带锁芯的加油管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锁芯的加油管盖,包括:
下盖体,以及位于下盖体内并具有锁芯槽的锁芯座,以及位于锁芯槽内和锁芯座相对转动连接的锁芯,所述锁芯座侧壁的下方开有至少贯通至锁芯槽的锁舌槽,所述锁舌槽内滑动配合有锁舌,所述锁舌的顶端设有配合部;所述锁芯的底端设有偏心推柱,所述偏心推柱和配合部的配合关系如下:在锁芯的转动过程中,所述偏心推柱推动配合部,使得锁舌被推离锁舌槽;所述下盖体的内壁设有当锁舌推出时与锁舌锁合的卡槽,所述卡槽与锁舌为棘齿配合;
所述锁芯座的顶端固连一上盖体,还包括与上盖体固装的第一转动环,以及与下盖体固定在一起的第三转动环,所述第一转动环与第三转动环反向超越离合连接。
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转动环和第三转动环之间还设有第二转动环,所述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的上方为反向超越离合连接,所述第三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的下方为正向超越离合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转动环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多个第一棘齿,所述第一棘齿包括齿顶、齿底以及从齿顶延伸至第二转动环外圆周面上的曲面;所述第一转动环的内圆周面上凸出有多个偏离其圆心方向的用于和第一棘齿啮合的延伸臂,所述延伸臂和第一转动环之间留有供延伸臂弯向第一转动环的变形空间。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转动环的外圆周面上临近第一棘齿的位置还设有第二棘齿,所述第二棘齿包括从其齿顶延伸至第一棘齿的齿底的第二曲面;第二棘齿和延伸臂的关系如下:当延伸臂的自由端与第一棘齿啮合时,延伸臂的侧壁抵在第二曲面上。
优选的是,所述第三转动环的内圆周面上设有多个第三棘齿槽,所述第三棘齿槽包括槽底,以及从槽底延伸至第三转动环内圆周面上的第三曲面;所述第二转动环的外圆周面上凸出有多个和第三棘齿槽啮合的第二延伸臂,所述第二延伸臂和第二转动环之间留有供第二延伸臂弯向第二转动环的变形空间。
优选的是,所述锁舌槽贯通锁芯座侧壁的两端,锁舌伸出的方向记为方向右,所述锁舌槽的左侧设有防止锁舌滑出的阻止块;所述锁舌槽的一侧壁上设有截面呈楔形的第一凸起,包括位于右侧的第一楔形面和位于左侧的第二楔形面;所述锁舌包括锁舌本体,锁舌本体的相应侧壁设有由右至左伸出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和锁舌本体的侧壁留有供弹性臂变形的空间,所述弹性臂的左端设有呈楔形结构的第二凸起,包括位于右侧的第三楔形面和位于左侧的第四楔形面;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配合关系如下:所述第一凸起的第二楔形面和第二凸起的第三楔形面具有一个初始位置的接触配合位置;在所述锁舌本体伸出锁舌槽的过程中,所述弹性臂具有一压向变形空间并使所述第一楔形面和第四楔形面接触配合的位置。
优选的是,锁舌本体的另一侧壁上设有由左至右伸出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和锁舌本体的侧壁留有供弹性臂变形的空间,所述弹性臂的左端设有始终与锁舌槽侧壁接触配合的呈楔形结构的第三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51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