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扇形转鼓的污泥干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3911.8 | 申请日: | 2013-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5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钟春红;郑恒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源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扇形 污泥 干燥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扇形转鼓的污泥干燥机,属于环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多,城市污水处理率也逐年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也急剧增加。污水处理厂要排放大量的剩余污泥,数量巨大的污泥需要做进一步处理,如果污泥得不到合理处理,将造成二次污染。据统计,污水污泥的处理处置费用较高,在污水处理厂的全部建设费用中,用于处理污泥的占20%~50%。污水污泥的成分很复杂,除含有大量的水分外,还含大量有用资源。目前对于城市污泥处理方法有多种,一般有填埋、焚烧和综合利用,但在资源化利用之前,需对污泥进行预处理,进行调理,包括浓缩、脱水、干燥。经过干化后的污泥,可运用于土地改良,建材利用等,如何降低污泥的含水率,这是污泥处理的重要任务。现有一些污泥干燥机采用蒸汽直接加热,存在产生废气的缺点;还有采用间接加热污泥干燥机,但是容易在干燥机内产生污泥结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扇形转鼓的污泥干燥机, 可以进一步降低污泥含水率,具有扇形转鼓、间接加热、干燥机内不易产生污泥结块、产生废气少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扇形转鼓的污泥干燥机,主要由干燥机外壳、第一中心转筒、第一扇形转鼓、第二扇形转鼓、上封盖、变速箱、输送带、驱动齿轮、驱动电机及第二中心转筒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机外壳的出料口前设置有溢流堰;所述第一扇形转鼓和第二扇形转鼓具有两片中空的扇形转鼓,扇形角度为90度~150度。
所述第一扇形转鼓的内腔通过若干圆孔与第一中心转筒内部连通。
所述第二扇形转鼓的内腔通过若干圆孔与第二中心转筒内部连通。
所述第一扇形转鼓和第二扇形转鼓上均设置有若干桨叶,且第一扇形转鼓和第二扇形转鼓的旋转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干燥机外壳的具有污泥进口一侧封头设置有蒸汽入口,蒸汽入口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中心转筒和第二中心转筒内部连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间接蒸汽加热,扇形转鼓干燥盘的传热面积大,可使一般浓缩脱水污泥含水率很快降低到40%左右,明显降低了污泥的含水量;第一扇形转鼓和第二扇形转鼓上设置的桨叶有效防止干燥机内产生污泥结块;设置的溢流堰,可以根据污泥性质和干燥条件,调节污泥在干燥器内的停留时间;并配有空气循环系统,迅速带走污泥蒸发的水分;配置有温度传感器可以自动化运行,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采用全封闭系统,减少了污泥的二次污染,能到达资源化利用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图;
图3为转鼓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的名称:1—污泥进口;2—干燥机外壳;3—压力;4—蒸汽入口;5—第一中心转筒;6—第一扇形转鼓;7—桨叶;8—第二扇形转鼓;9—空气出口;10—观察视窗;11—检修口;12—上封盖;13—空气入口;14—底部检修口;15—温度传感器;16—变速箱;17—出料口;18—输送带;19—蒸汽出口;20—驱动齿轮;21—驱动电机;22—支腿;23—第二中心转筒;24—圆孔;25—溢流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干燥机外壳2、第一中心转筒5、第一扇形转鼓6、第二扇形转鼓8、上封盖12、变速箱16、输送带18、驱动齿轮20、驱动电机21及第二中心转筒2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机外壳2的出料口17前设置有溢流堰25;所述第一扇形转鼓6和第二扇形转鼓8具有两片中空的扇形转鼓,扇形角度为90度~150度。
所述第一扇形转鼓6的内腔通过若干圆孔24与第一中心转筒5内部连通。
所述第二扇形转鼓8的内腔通过若干圆孔24与第二中心转筒23内部连通。
所述第一扇形转鼓6和第二扇形转鼓8上均设置有若干桨叶7,且第一扇形转鼓6和第二扇形转鼓8的旋转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干燥机外壳2的具有污泥进口1一侧封头设置有蒸汽入口4,蒸汽入口4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中心转筒5和第二中心转筒23内部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源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源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39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双光栅的波长可调谐激光相干合束系统
- 下一篇:一种粉尘回收式书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