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互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2729.0 | 申请日: | 2013-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1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义;钟东龙;刘洋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东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51215 | 代理人: | 刘勋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互式 无线 电能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特别涉及无线射频电能传输技术。
背景技术
射频无线充电技术是成熟的现有技术,例如中国专利201010167966.6公开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现有的射频无线充电技术多是以固定设备为电能发送方,以带有充电电池的移动设备(例如手机)为电能接收方,电能发送方以市电为电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交互式无线电能传输方法和装置,能够实现灵活和极为便利的无线电能传输和交换。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交互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包括线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带有电池连接端的射频电能发送部分;带有电池连接端的射频电能接收部分;控制部分,和射频电能发送部分及射频电能接收部分连接。
射频电能发送部分和射频电能接收部分共用一个线圈。所述控制部分包含发送/接收模式转换开关。
还包括无线通信部分,用于与匹配的其他交互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建立通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带有本实用新型的移动设备既可以作为电能传输的接收方,也可以作为发送方,在某些缺乏有线电源的场合(例如长途大巴),可以实现不同的移动设备之间的电能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
本实用新型的交互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包括线圈,还包括:
带有电池连接端的射频电能发送部分,用于在发送工作模式下向接收方传输电能;
带有电池连接端的射频电能接收部分,用于在接收工作模式下接收来自发送方的电能;
控制部分,和射频电能发送部分及射频电能接收部分连接,用于控制射频电能发送部分及射频电能接收部分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射频电能发送部分和射频电能接收部分共用一个线圈,所述控制部分包含发送/接收模式转换开关。还包括无线通信部分,用于与匹配的其他交互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建立通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两个移动电器设备建立无线通信连接交换剩余电量信息;
·设置剩余电量较多的移动电器设备的状态为发送方;
·设置剩余电量较少的移动电器设备的状态为接收方;
·发送方以无线射频电能传输的方式向接收方供电;
两个移动电器设备皆以电池作为电源。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两个移动电器设备之间的电能传输,例如,一个手机对另一个手机充电,或者手机对MP3播放器充电,或者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对手机充电,等等。
作为更具体的实施例,参见图2。
本实施例的控制部分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和无线充电管理模块。图2中,各模块的功能如下:
电源管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负责对系统电池的管理,通过专用/高精度传感器,监测当前电池状态,并实时对电池的充/放电行为监测/管理,对过压,过流,过冲,过放等失效情况进行保护。同时,本模块负责提供整个系统的电源供电。
无线充电管理模块:系统的核心模块,核心芯片是完全基于QI标准的AISC芯片。可以提供对整个无线充放电过程的完全管理,包括能量交换过程中的通信协议管理,能量交换中电流检测,能量通道开闭控制,以及模式选择。内部的MCU可以通过编程实现更智能的功能
通信物理层/通道切换模块:
本模块具备两个功能:
a)从能量信道中耦合通信编码,解码后送给无线充电管理模块进行处理。并根据无线充电管理模块的指令,对通信协议进行编码,并通过线圈发送给对端,完成通信过程
b)根据系统所处的不同模式,对能量发送/接收通道进行切换,使系统能够使用同一个线圈进行能量交换,减小系统的体积
电流监测/保护模块
电流检测模块通过高精度的传感器,实时检测当前线路上的电流大小和方向(充电/放电),并实时传送给无线充电管理模块进行处理。当管理模块发现能量交互异常时,关闭保护模块,切断能量交换通道。
图2中,主从模式选择开关即发送/接收模式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东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东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27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家居中央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稀土材料生产设备能源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