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咬合式金属复合屋面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2006.0 | 申请日: | 2013-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3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万志斌;钟俊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亚泽新型屋面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3/362 | 分类号: | E04D3/36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地址: | 20043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咬合 金属 复合 屋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咬合式金属复合屋面。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使用的金属复合屋面板型一般采用的是用自攻螺钉直接固定的搭接式或扣合式连接方式,防水性能差,且屋面板不能随温度的变化伸缩而移动,这样的屋面板会随着温度变化的伸缩发生变形移位,破坏其屋面整体结构的牢固程度、有时甚至会发生开裂、折损等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咬合式金属复合屋面,该板型通过在金属复合屋面板的面板系统中,采用直立锁边360°咬合式板型。这种板型,一方面可提高金属复合板面板的强度,二方面可提高建筑防水功能要求。同时采用了嵌入暗扣式连接形式与屋面檩条固定,这种连接形式,一方面固定了金属复合板的底板,二方面采用咬合式固定面板,保证了面层无钉无胶的技术特点,三方面可支持板面因为热胀冷缩的影响进行自动调整。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咬合式金属复合屋面,所述金属复合屋面固定在檩条上,且由若干金属复合屋面板组成,所述金属复合屋面板由顶板、底板以及位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中间层复合而成,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金属复合屋面板之间设置有一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一开有滑槽的扣件以及卡勾,所述卡勾的一端与所述滑槽构成间隙配合,另一端位于所述相邻金属复合屋面板的顶板之间且与两顶板构成咬合;所述相邻金属复合屋面板的底板通过所述扣件拼接成一体,所述扣件上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檩条间的固定位置。
所述扣件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凹槽、一凸肋,所述底板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和所述凸肋形状、大小相匹配的凸肋和凹槽,所述底板通过所述凸肋与所述凹槽间的配合与所述扣件构成榫槽拼接。
所述顶板为压型金属板,其两侧边缘处分别具有一弯折部,相邻顶板上的所述弯折部形状、大小相匹配并构成咬合空间,所述卡勾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咬合空间内。
所述咬合空间与所述金属复合屋面板呈倒置的U型结构,即所述弯折部与所述金属复合屋面板的侧面之间呈360°。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安装工艺、结构简单,便于安装;造价低,推广便利;限位合理,抵抗风压强,热胀冷缩自由;采用暗扣式连接形式,做到表面无钉无胶,确保建筑达到免维护的效果;面层采用直立锁边360°立边咬合形式,防水性能好;面板和底板颜色可根据要求定制多种颜色,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金属复合屋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咬合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扣件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卡勾的主视图;
图7是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3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8所示,图中1-16标记分别为:顶板1、中间层2、底板3、凹槽4、凸块5、弯折部6、弯折部7、金属复合屋面板8、檩条9、螺钉10、扣件11、滑槽12、凹槽13、凸块14、卡勾15、隔热垫16。
实施例: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金属复合屋面由若干金属复合屋面板8组成,若干金属复合屋面板8都固定于檩条9之上并连成一体。
相邻的金属复合屋面板8之间设置有作为连接件装置的扣件11以及卡勾15。相邻的金属复合屋面板8的底板3通过扣件11形成拼接;相邻的金属复合屋面板8的顶板1通过与卡勾15咬合与扣件11的连接从而构成与檩条9之间的滑动配合,即实现金属复合屋面板8因为热胀冷缩的影响进行相较檩条9位置的自动调整。
如图1所示,金属复合屋面板由顶板1、中间层2、底板3复合而成,其中顶板1为压型平板,两侧分别具有呈直立凸缘状的弯折部6以及弯折部7,两者形状、大小相匹配,能够与卡勾15的上端形成咬合,以实现相邻顶板1之间的固定以及顶板1与扣件11、檩条9的固定。底板3的两侧具有一凹槽4以及凸块5,两者用以与扣件11配合并构成榫槽拼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亚泽新型屋面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亚泽新型屋面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20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青霉素浸种的方法
- 下一篇:按照雷达原理工作的料位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