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低液化天然气中的氮含量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1679.4 | 申请日: | 201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9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白改玲;林畅;吴笛;王红;宋媛玲;安小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液化 天然气 中的 含量 系统 | ||
1.一种降低液化天然气中的氮含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过冷器、汽提塔、LNG泵、储罐;其中,所述过冷器包括:过冷通道和冷量供应通道;所述汽提塔包括:封闭的塔身以及N块塔盘,N为大于3的整数;所述塔盘包括位于水平方向上的带有气液接触装置的底面和垂直安装在所述底面的一部分侧边缘上的隔挡;
在竖直方向上,各所述塔盘通过其底面未安装所述隔挡的侧边缘依次交错固定在所述塔身的内侧面上;各所述塔盘从上向下依次从1编号至N;
所述过冷通道通过过冷LNG输入管道接入所述塔身内部,接入口在第1号塔盘的底面上方;饱和冷却LNG在所述过冷通道内吸收所述冷量供应通道中的过冷LNG的冷量而进一步降温,变成过冷LNG沿所述过冷LNG输入管道进入所述塔身内部的第1号塔盘内;
过冷LNG输出管道的一端接入所述塔身内,其接入口在冷量输出塔盘的底面的上方,且低于该冷量输出塔盘的隔挡顶部的最低点;所述冷量输出塔盘为第1-3号塔盘中的任一块塔盘;过冷LNG输出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冷量供应通道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冷量供应通道的输出端通过LNG返回管道接入所述塔身内,接入口在第N块塔盘的底面下方;所述塔身的底部通过LNG输送管道与所述LNG泵的输入端相连,所述LNG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储罐相连;所述塔身的顶部接有含氮BOG输出管道;
所述过冷LNG输出管道将所述冷量输出塔盘中的一部分过冷LNG输送至所述冷量供应通道,该过冷LNG向所述过冷通道内的所述饱和冷却LNG释放冷量后,变成气液两相的天然气混合物由所述LNG返回管道进入所述塔身内;其中,气相的天然气在所述塔身内自下而上流动,并在各塔盘的底面上的气液接触装置处与该底面上方的过冷LNG接触,使该过冷LNG中的氮以气态形式扩散出来,该氮气与气相的天然气的混合物通过所述含氮BOG输出管道输出;液相的LNG与从各塔盘的隔挡处溢出的过冷LNG汇集于所述塔身底部,并从所述LNG输送管道进入所述LNG泵,经过所述LNG泵加压后送入所述储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提塔还包括2组除沫器,其中的一组安装于所述塔身内的所述过冷LNG输入管道的接入口的上方,另一组安装于所述塔身内的所述LNG返回管道的接入口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箱、一号节流阀、排放气压缩机、排放气压缩机入口缓冲罐、冷剂循环冷却子系统、脱重烃罐;其中,所述冷箱包括:一号初段受冷通道、一号次段受冷通道、二号受冷通道、三号冷却通道、四号冷却通道;
所述一号初段受冷通道的输入端接外部供应的天然气,其输出端接入所述脱重烃罐;所述脱重烃罐通过顶部连接的气态天然气输出管道与所述一号次段受冷通道的输入端相连,其底部接有液态重烃输出管道;所述一号次段受冷通道的输出端与所述过冷通道的输入端相连;外部供应的所述天然气在所述一号初段受冷通道内吸收所述三号冷却通道中的低温液态冷剂以及所述四号冷却通道中的压缩排放气所提供的冷量,变成气相的气态天然气与液相的液态重烃的混合物进入所述脱重烃罐;其中,所述气态天然气通过所述气态天然气输出管道进入所述一号次段受冷通道,在其中吸收所述三号冷却通道中的低温液态冷剂以及所述四号冷却通道中的压缩排放气所提供的冷量,变成所述饱和冷却LNG进入所述过冷通道;所述液态重烃通过所述液态重烃输出管道输出;
所述二号受冷通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冷剂循环冷却子系统的气液冷剂输出管,其输出端连接所述三号冷却通道的输入端,且在所述二号受冷通道和所述三号冷却通道的连接管线上设有所述一号节流阀;所述三号冷却通道的输出端通过气态冷剂输出管接入所述冷剂循环冷却子系统;所述气液冷剂输出管将高压常温的气态冷剂以及高压常温的液态冷剂的冷剂混合物输入所述二号受冷通道,该冷剂混合物在所述二号受冷通道内吸收所述三号冷却通道中的低温液态冷剂以及所述四号冷却通道中的压缩排放气所提供的冷量,得到的液态冷剂经所述一号节流阀后降压降温,变成所述低温液态冷剂进入所述三号冷却通道内释放冷量,后变为低压常温的气态冷剂由所述气态冷剂输出管进入所述冷剂循环冷却子系统;
所述储罐将其内部的蒸发气送入所述含氮BOG输出管道,该蒸发气与所述氮气与气相的天然气的混合物进一步混合为排放气;该含氮BOG输出管道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排放气压缩机入口缓冲罐;所述排放气压缩机入口缓冲罐通过其顶部连接的管线接入所述排放气压缩机的入口;所述四号冷却通道的输入端接所述排放气压缩机的出口,其输出端接外部的燃气用户的燃气设备;所述排放气压缩机入口缓冲罐将收集的所述排放气送入所述排放气压缩机进行压缩,得到的压缩排放气在所述四号冷却通道内释放冷量,变成常温排放气输送到所述燃气设备;
所述冷剂循环冷却子系统用于,对所述三号冷却通道通过所述气态冷剂输出管送来的气态冷剂进行冷却,将得到的所述冷剂混合物通过所述气液冷剂输出管输送至所述二号受冷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寰球工程公司,未经中国寰球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167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交烟草加工业的棒形制品的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设备
- 下一篇:储油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