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明导电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3382.3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8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唐根初;唐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H01B1/02;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邓云鹏 |
地址: | 518106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导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触摸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透明导电体。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也称作触摸屏,已被广泛应用于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中,比如全球定位系统(GPS)、移动电话(cellular phone)和多种信息处理终端(ATM、移动通信终端)等,以取代传统的输入装置,如键盘及鼠标。
目前,通常采用真空蒸镀或者磁控溅射方式将透明导电材料氧化铟锡(ITO)镀制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者玻璃基板上形成透明导电体以应用于电容触摸屏。
但是,由于铟是一种贵金属,近来国家对其进行管制导致铟元素材料的成本急剧上升。ITO薄膜主要采用真空蒸镀或者磁控溅射生产,生产设备昂贵,这也导致ITO薄膜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取代氧化铟锡导电体的透明导电体。
一种透明导电体,包括透明基板、透明胶层、导电层及透明绝缘层,所述透明胶层层叠于所述透明基板上,并覆盖所述透明基板表面的部分区域,所述导电层层叠于所述透明胶层上,所述透明绝缘层覆盖所述导电层的表面及所述透明基板表面未被所述透明胶层覆盖的区域,所述导电层为由厚度为0.5微米~5微米的金属箔导线形成的导电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箔导线的材质选自金、银、铜及铝中的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层为由多条金属箔导线排布形成的导电网,每一条金属箔导线的宽度为0.2微米~5微米,相邻且平行的两条金属箔导线之间的距离为50微米~800微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绝缘层由环氧树脂或亚克力树脂形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绝缘层的表面至所述导电层的远离所述透明基板的表面的距离小于10微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绝缘层的远离所述透明基板的表面的平面度为0.1μm/mm2~2μm/mm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绝缘层的远离所述透明基板的表面的平面度为0.2μm/mm2~0.5μm/mm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基板由玻璃、亚克力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碳酸酯形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基板的厚度为50微米~1200微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基板的厚度为50微米~700微米。
上述透明导电体的导电层为由厚度为0.5微米~5微米的金属箔形成的导电网,不仅能够导电且透明度较高,透明基板、透明胶层、导电层及透明绝缘层依次层叠形成能够导电且透明度高的导电体,因而能够取代氧化铟锡导电体应用于触摸屏中。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透明导电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透明导电体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的透明导电体100,包括透明基板10、透明胶层20、导电层30和透明绝缘层40。
透明基板10由玻璃、亚克力树脂(PMM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聚碳酸酯(PC)形成,由这几种材料形成的透明基板10的透明度较高。
透明基板10的厚度不仅对其透明度产生影响,还会对透明导电体100的制备产生影响,不同的厚度会产生不同的感应电容,影响产品的电学性能及透光性能。优选地,透明基板10的厚度为50微米~1200微米,以保证透明导电体100具有较好的电学性能和透光性能。
更优选地,透明基板10的厚度为50微米~700微米。
透明胶层20为由热固型环氧树脂形成的呈网络状的薄膜。透明胶层20层叠于透明基板10上,并覆盖透明基板10表面的部分区域。透明胶层20的厚度优选为2微米~5微米。
导电层30粘附于透明胶层20上并与透明胶层20形成一体而层叠于透明基板10的上方。
导电层30为由厚度为0.5微米~5微米的金属箔导线形成的导电网。该导电网的形状与透明胶层20的形状相同。厚度为0.5微米~5微米的金属箔导线兼具有较好的电学特性和透光性,以使导电层30的导电性能较好,透明度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33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拉高频漆包线
- 下一篇:一种控制模块及其显示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