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操作部的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2649.9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8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大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B17/02 | 分类号: | G03B17/02;G03B13/32;H04N5/22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海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操作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码相机或摄像机等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数码相机或摄像机在框体上具备用于变焦操作的操作部,该操作部经由变焦操作机构与框体内部的焦距可变装置相连。
变焦操作机构具备突出设置有所述操作部且能够相对于框体转动的操作构件、对该操作构件相对于框体旋转施力的扭簧,该扭簧的卷绕部通过小螺钉轴支承于框体,并且该扭簧通过在该卷绕部上突出设置的一对臂部对所述操作构件的双方向的转动施加弹性回弹力(参照专利文献1)。
因此,当克服扭簧的弹性而将操作部向任一方向操作时,伴随着操作构件的转动而焦距可变装置进行动作。
在上述的变焦操作机构中,通过小螺钉将扭簧安装于框体。
另一方面,除了采用扭簧由小螺钉轴支承的变焦操作机构之外,还采用图10~图12所示的变焦操作机构。
该变焦操作机构具备在构成框体的罩壳9上形成的圆形的安装部91、在安装部91的表面侧配置成能够转动的变焦操作旋扭96、在安装部91的里面侧配置成能够转动的弹簧保持片99、夹在安装部91与弹簧保持片99之间的扭簧98,变焦操作旋扭96和弹簧保持片99通过小螺钉100、100相互连结,并作为一体而向双方向转动。
扭簧98通过在卷绕部的两端突出设置一对臂部而构成。
在变焦操作旋扭96上突出设置有操作部97。另外,在变焦操作旋扭96的表面的中央部经由螺旋弹簧95而设有开闭按钮94。
在将弹簧保持片99与变焦操作旋扭96连结之前的组装工序中,扭簧98的两臂部在弹性回弹力的作用下如图11那样与罩壳9的一对销92、92压力接触,扭簧98以该状态暂时固定于罩壳9的安装部91。
在该状态下,夹着扭簧98的一对臂部的两前端部而在两侧对置配置图12所示的形成在弹簧保持片99上的一对按压壁99a、99a。
因此,当对图10所示的变焦操作旋扭96的操作部97向任一方向操作时,变焦操作旋扭96和弹簧保持片99一体地转动,通过弹簧保持片99的转动,由此弹簧保持片99的任一方的按压壁99a按压扭簧98的任一方的前端部,从而使扭簧98发生弹性变形。
焦距可变装置(省略图示)与该弹簧保持片99的转动连动而进行动作。
之后,若手松开变焦操作旋扭96,则通过扭簧98的施力而使变焦操作旋扭96返回到原来的中立位置。
在图10~图12所示的变焦操作机构的组装工序中,在如图11所示那样将扭簧98暂时固定于罩壳9后,如图10所示那样将弹簧保持片99相对于变焦操作旋扭96螺纹紧固固定。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97789号公报
然而,在图10~图12所示的变焦操作机构中,扭簧98的一对臂部的两前端部只不过卡挂于弹簧保持片99的按压壁99a、99a,而且,扭簧98的一方的臂部从卷绕部的上端突出,相对于此,另一方的臂部从卷绕部的下端突出,两臂部的高度存在差异,因此两臂部相对于弹簧保持片99的卡挂量产生差异。因此,卡挂量小的一方的臂部容易从弹簧保持片99脱落,由此,存在对变焦操作机构的动作带来障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具备通过扭簧对操作部的操作作用弹性回弹力的操作机构的电子设备中,使操作机构的动作可靠性比以往提高。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子设备具备:具有操作部51且相对于框体1安装成能够进行旋转操作的操作构件4;以该操作构件4的旋转轴为中心而对所述操作部51的操作施加弹性回弹力的扭簧7。
所述扭簧7具备卷绕部71和从该卷绕部71的两端向外侧突出的一对臂部72、72。
所述操作构件4具备用于与所述扭簧7的一对臂部72、72的前端部卡合的一对被卡合部。
在所述框体1上,夹着所述扭簧7的一对臂部72、72的前端部而在两侧形成有用于承挡一对臂部72、72的一对承挡部。
在所述操作构件4上形成有用于设置所述扭簧7的卷绕部71的座部66,该座部66的供卷绕部71设置的设置面具有高低差,以使卷绕部71向使从所述卷绕部71的两端突出的一对臂部72a、72b相对于所述一对被卡合部的卡挂量(卡合量)均等化的方向倾斜。
在上述电子设备的更具体的方式中,所述扭簧7具备卷绕部71和从该卷绕部71的两端向外侧突出的一对臂部72、72,在这一对臂部72、72的两前端部分别形成有呈U字状弯曲的U字状部73。
所述操作构件4具备:能够绕所述旋转轴旋转的圆板部61;在该圆板部61的一方的表面的中央部突出设置的凸台64;在该圆板部61的另一方的表面的外周部彼此分离而突出设置的一对突片62、6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26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