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供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0036.1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6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孝军;夏顺礼;韩太安;赵久志;刘轶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电动汽车充电领域主要有三种充电基础设施,其分别是充电站、换电站和民用充电设施,其中充电站建设成本比较高,充电桩布局相对集中,用户使用起来便利性大打折扣。民用充电设施使用方便,但没有较好的保护措施,安全性能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供电装置,其使得车辆能够方便、快捷、可靠地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用供电装置,包括内部设置有插座盒和充电装置的上箱体,以及上箱体固定支架,所述上箱体固定支架包括安装底板和支柱,其中,所述支柱一端固定在所述上箱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底板上。
优选的,所述上箱体固定支架还包括焊接件,所述上箱体固定支架通过该焊接件与所述上箱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箱体的一个外侧壁上设有导水槽。
优选的,所述上箱体内侧壁上还设有安装支架。
优选的,所述上箱体内壁上还设有线缆固定支架。
优选的,所述支柱上设有反光贴。
优选的,所述安装底板为三角梅花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供电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外观小巧、充电布局紧凑合理。其方便每车配套一个充电装置,不论在公共场所或是家庭小区皆可安装,大大提高了用户充电的便捷性;另外,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漏电保护器及控制继电器实现双重保护功能,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做到了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用供电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用供电装置的右视图;
图3为图2中A—A线方向剖视图;
图4为带导水槽上箱体示意图;
图5为安装底板示意图;
图6为充电装置内部电器构架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
上箱体1,固定支架2,安装底板21,支柱22,焊接件23,插座盒3,安装支架4,线缆固定支架5,导水槽6;安装孔211,螺栓孔2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具体实施方式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
以下所有附图仅便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基本教导而已,附图中将对构成较佳实施例的组件的数目、位置、关系、及尺寸的延伸将有所说明,在阅读及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后相关的变化实施属于业界技能。另外,在阅读及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后,配合特定力量、重量、强度、及类似要求的精确尺寸及尺寸比例的改变亦属业界技能。
如图1、2所示,一种车用供电装置,包括内部设置有插座盒3的上箱体1,以及上箱体固定支架2;所述上箱体固定支架2包括安装底板21和支柱22;其中,所述支柱22一端固定在所述上箱体1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底板21上。
其中,所述插座盒3固定在所述上箱体的一个侧壁上,其与外接电缆连接,所述安装支架4固定在上箱体内侧壁上,所述安装支架主要固定充电插座、漏电保护器、继电器及继电器供电电源电气组件等装置。该供电装置内部电路构架,如图6所示,其主要通过漏电保护器及控制继电器实现双重保护功能,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做到安全可靠。
为了增加上箱体的稳固性,所述上箱体固定支架还包括焊接件23,所述上箱体固定支2通过该焊接件23与所述上箱体1固定连接。所述焊接件23优选为倒圆台形。
为了增加本实用新型供电装置固定时的稳固性,所述安装底板21可以选用圆形、三角形、矩形等安装板,本实用新型优选三角梅花形安装底板;该安装底板21中间设有与所述支柱22相匹配的安装孔211,并与所述支柱22固定焊接在一起;所述安装底板上设有多个螺栓孔212,其与地面或其他安装平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如图5所示。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为了使充电装置在雨雪天气下使水流能及时的流出,在设计过程中在上箱体外侧壁上增加了导水槽6,所述导水槽6垂直于地面设置,如图4所示。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箱体1内壁上还设有线缆固定支架5。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柱上设有反光贴,该反光贴为汽车车身反光贴,在夜间该反光贴可对光源反光,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且,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之后,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00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