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洋可再生能源驱动的无人船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9868.1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4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金久才;张杰;邵峰;官晟;马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H19/02 | 分类号: | B63H19/02;B63H11/02;B63H9/04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张中南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 可再生能源 驱动 无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洋可再生能源驱动的无人船,该无人船的驱动能源为波浪能、风能和太阳能,可作为一种海洋监测的传感器集成运动平台。
背景技术
在海洋监测领域,无人船是一种新型的搭载平台,其以小型船舶为基础,具有控制与导航能力,可搭载多种海洋测量传感器,以遥控、自主的工作方式,完成对用户感兴趣区域的相关海洋测量,可用于港口、污染海域、岛礁周边等区域的多种要素同步测量,也可完成大范围海洋现场监测、取样和遥感现场定标等任务,有效减少人力,提高测量效率。
无人船通常可分为船体、驱动、能源、控制与导航系统、传感器等部分。现阶段绝大部分无人船使用燃油和电池作为能源,续航能力有限,这严重地限制了其长期性的海洋测量能力。虽然目前可利用的海洋可再生能源主要有潮汐、波浪、温差、盐度梯度、海流、风能、太阳能等,但现阶段并非所有能源都可以驱动无人船。例如,潮汐能发电比较成熟,但其装置巨大且位置固定,并不适合用作无人船的能源;温差能利用不同水层温差作为能源,但航行于海表面的无人船并不适用;利用盐度梯度发电是一种先进技术,但离实际应用还比较远;海流能很大程度上受限于位置,转化装置也难以用于无人船。
通过分析这些海洋可再生能源转化装置的特点和技术要求,表明目前可能适用于无人船的海洋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波浪能、风能和太阳能。因此如何将这三种海洋可再生能源应用于驱动无人船,构建一个具有长续航能力的无人船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洋可再生能源驱动的无人船,使用波浪能、风能和太阳能,以提高无人船的续航能力,弥补现有无人船无法用于长期性海洋测量的不足。
在波浪驱动船舶方面,波浪能直接转化为机械动力,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通常是利用弹簧或弹性板将波浪能转化为驱动板的弹性势能,进而以“踢水”的方式,驱动船舶前进。对于风能,通常以风帆的形式驱动船舶。太阳能通常作为船舶的充电来源。
本实用新型以波浪能驱动无人船,是通过合理设计船体,采用一种类皮囊状、楔形船体的形式,利用波浪实现船体支撑与压缩而实现吸水与喷水,利用喷水的水动力驱动无人船。对于风能和太阳能,将风帆和太阳能电池板合二为一。
本实用新型的波浪驱动装置是一个包括船底前部设有的一个入水口,后侧软板设有两个出水口的类皮囊状、楔形船体,以喷水的方式为无人船提供前进动力。甲板和船底均呈等腰三角形,甲板和船底的腰长与底边的比例均大于1.5而小于2,底边长范围为1-1.5米,腰长范围为1.5-3米,船体的高度范围为0.3-0.5米。
本实用新型的左侧软板、右侧软板和后侧软板是橡胶片或PVC板。本实用新型的甲板和船底是由玻璃钢或不锈钢板构成。本实用新型的船体呈中空状态,船体内重物固定于甲板之下,浮体固定于船底之上,重物和浮体之间有弹簧连接。船底前部设有一个入水口,船尾设有两个出水口,形成一个类皮囊状、楔形的船体,以吸水喷水的方式为无人船提供前进动力。当存在波浪时,在船体下降过程中,弹簧将支撑起船体,完成船体吸水。当船体下落至海表面,由于惯性,重物将压缩弹簧从而压缩船体,完成船体喷水。浮体的作用是为无人船提供浮力。出水口和进水口为圆形,考虑喷水效率,入水口和进水口的半径范围为3-5厘米,两个出水口对称分布在船体尾部后侧软板上,以提供对称的喷水推进力,入水口设置在船底前部,能够充分完成吸水。所述的船体甲板表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能,为无人船的电源供电。所述的船体船底装有舵,用于改变无人船航行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三角帆,其表面贴有太阳能电池板,为无人船的电源供电。三角帆作为风帆,可绕其中心的桅杆旋转,改变三角帆的方向,兼顾太阳直射方向和风向,以风帆形式辅助无人船前进。三角帆采用玻璃钢或铝板等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控制与导航功能,能够自动根据风向、风力和太阳光强度自动调整三角帆方向;能够控制舵调整无人船的航向,按照现有技术实现无人船沿设定方向前进。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所述的海洋可再生能源驱动的无人船,使用波浪能、风能和太阳能这三种海洋可再生能源,具有普适性,且清洁持久,能够在大部分海域应用,使无人船具有长续航能力。本发明的类皮囊状、楔形船体,充分利用波浪能实现船体的吸水与喷水,不断推动无人船前进,原理上不消耗其它能量而实现船体驱动。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三角帆,既实现风能利用,又可实现电力吸收,一举两得。其结构合理紧凑、成本低,也解决了大船无法进入海域的相关海洋测量。显然是一种可用于长期海洋监测的平台,能够解决目前无人船续航时间短的问题,有利于长期海洋观测任务的开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未经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98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式LNG箱式汽化器
- 下一篇:迷宫式活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