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的驱动及传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4515.2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3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孟甲凡;申超;于丽娜;高明明;闫韵鹏;王玉民;徐战林;李博;路高磊;胡杰强;刘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0 | 分类号: | B60K1/00;B60L15/00;B60K17/06;B60K1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鹏程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动车 混合 动力 驱动 传动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驱动级传动总成,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的驱动及传动系统。
在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中,电机、电机控制器以及直流转换器都需要冷却装置对其散热。对于采用分布式安装的电动汽车而言,即使采用较为节省空间的液冷方式,对整车而言也需要大量的连接水管和线束对各零部件进行连接,这样不仅使得零部件装配过程复杂,布置难度增加,系统效率降低,影响车辆的美观和售后维护,还不利于安全防护和成本节约。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简单、重量轻、空间节省、节约成本、提高了安全性和工作效率的用于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的驱动及传动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的驱动及传动系统,包括设置在车体上的带有直流转换器散热板的直流转换器、带有电机控制器散热板的电机控制器、电机、减速器、差速器,所述直流转换器、电机控制器、电机一体化集成设置在同一壳体内并通过相关线路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和减速器直接连接并与差速器集成一体;所述壳体上分别设有冷却液进口和出口;所述直流转换器散热板、电机和电机控制器散热板间设有循环水路;壳体侧壁上设有高压输入端口、直流输出端口、低压控制信号端口,所述高压输入端口通过电缆分别与电机控制器和直流转换器连接。
所述壳体外侧壁上对称设有左、右悬置系统。
所述壳体外侧壁上对称设有左、右悬置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需要液冷散热的零部件系统集成为一体,共用同一水路,有效的节约了空间,优化了空间布局;有效地缩短了各高压系统之间的线束长度,减少了高压连接器的数量,降低了成本;优化了高压系统线束和水管的连接方式,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将电机与减速器集成为一体,有效的提高了传动系统效率,节约了空间,减轻了重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的驱动及传动系统,包括设置在车体上的带有直流转换器散热板1的直流转换器2、带有电机控制器散热板3的电机控制器4、电机5、减速器6、差速器7,所述直流转换器2、电机控制器4、电机5一体化集成设置在同一壳体8内并通过相关线路连通;所述电机5输出轴和减速器6直接连接并与差速器7集成一体,所述壳体8上分别设有冷却液进口9和冷却液出口10,直流转换器散热板1、电机5和电机控制器散热板3间设有循环水路11;壳体8侧壁上设有高压输入端口12、直流输出端口13、低压控制信号端口14,所述高压输入端口12通过电缆分别与电机控制器4和直流转换器2连接;所述壳体8外侧壁上对称设有左、右悬置系统15、16。
应用时,汽车钥匙信号有效后,电池高压通过高压输入端口12引入电机控制器4,随后电机控制器4进行预充电,预充电结束后电机控制器4向整车控制器发送预充电完成信号,各系统准备好后整车控制器向电机控制器4发送前进信号,电机控制器4根据驾驶员给出的油门信号或制动信号输出相应的电压和电流来控制电机5,电机5输出的动力依次通过减速器6、差速器7传送到驱动轴。其中电机控制器4与电机5通过三相高压线17和电机驱动及位置温度信号反馈电缆18进行连接,钥匙信号、预充电完成信号、前进信号、油门信号、制动信号等均通过低压控制端口14引入和引出。将电机5与电机控制器4集成有效的缩短了驱动电缆的长度,减小了电机5对外界的电磁干扰,避免在系统外部连接电机5和电机控制器4的驱动电缆,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将直流转换器2与电机控制器4集成为一体,共用同一循环水路11,不但优化了水路,还优化了控制,减轻了整车控制器的压力;将电机5与减速器6和差速器7集成,显著的缩小了传动系统的体积,提高了传动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45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挖掘机发动机的限位支撑座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车门密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