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真空压铸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0506.6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1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莱捷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B22D18/02;B22D18/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45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真空 压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铸模,特别涉及一种密封真空压铸模。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是铸造液态模锻的一种方法,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的工艺。它的基本工艺过程是: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有活动的型腔面,它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既消除毛坯的缩孔缩松缺陷,也使毛坯的内部组织达到锻态的破碎晶粒,毛坯的综合机械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在铝合金等较厚产品的压铸过程中,由于型腔内存有气体而导致产品出现气孔,是压铸过程常见的问题,因此,在压铸过程中如何有效的排出型腔内的气体,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真空压铸模,以避免压铸过程中产品出现气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密封真空压铸模,包括定模、动模,以及设置在所述动模上的顶出机构,所述定模与动模闭合后形成型腔及溢流槽,所述型腔与溢流槽连通,所述定模与动模的分型面外侧设置有两圈密封圈;
两圈所述密封圈之间还设置有抽气槽;
所述定模和动模上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定模与动模闭合后所述凹槽形成排气槽,所述排气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溢流槽及抽气槽连通。
优选的,所述排气槽为一条或者多条。
优选的,所述排气槽呈Z字形。
优选的,所述压铸模上设置有连通抽气槽与抽真空机的真空接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真空压铸模,其通过在定模和动模的分型面的外侧设置密封圈,并设置排气槽及抽气槽连通至抽真空机上,可以及时、有效的将型腔内的气体排尽,具有排气效果好、成本低、构造简单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密封真空压铸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1.密封圈 12.抽气槽 13.排气槽 14.溢流槽 15.真空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根据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真空压铸模,包括定模、动模,以及设置在动模上的顶出机构,定模与动模闭合后形成型腔及溢流槽14,型腔与溢流槽14连通,定模与动模的分型面外侧设置有两圈密封圈11,两圈密封圈11之间还设置有抽气槽12;定模和动模上均设置有凹槽,定模与动模闭合后,凹槽形成多条Z字形排气槽13,排气槽13的两端分别与溢流槽14及抽气槽12连通,压铸模上设置有连通抽气槽12与抽真空机的真空接头15。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密封圈及排气用的抽气槽12及排气槽13,待通过真空接头15将抽真空机与抽气槽12连通后,抽真空机即可将型腔及溢流槽14内的气体通过Z字形的排气槽13抽出,从而避免了压铸成形过程导致的产品出现气泡。
对上述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莱捷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莱捷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05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