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汽油发电机或割草机的火花塞帽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7510.7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5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沈继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继保 |
主分类号: | H01T13/02 | 分类号: | H01T13/02;H01T13/04;H01T13/06;H01T13/2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金;时立新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油 发电机 割草机 火花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点火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油发电机或割草机的火花塞帽。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通用型用于汽油发电机或割草机的火花塞帽包括斜壳体段51和直壳体段52,两段壳体之间的夹角α为钝角。斜壳体段51内设有第一压簧53,直壳体段内设有第二压簧54,第一、第二压簧53、54皆为金属弹簧且二者之间紧密连接在一起,起到导电的作用。第一压簧下53端电连接有火花塞连接体55(铜螺丝帽),火花塞连接体55处的斜壳体段51内设有开口槽57,使用时火花塞伸入开口槽57内并插入火花塞连接体55,卡簧58将火花塞与火花塞连接体55固定在一起。直壳体段内固连有铜螺丝钉56,所述第二压簧54与铜螺丝钉56的钉座(大头端)相压接,铜螺丝钉56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汽油发电机或割草机内的高压打火线。
在当前能源紧张、油价高企的时代,提高汽油发电机和割草机的油料燃烧效率、进而提高机器的输出功率是节油减排的一个重要技术措施和发展方向。目前,汽油发电机和割草机在油耗方面主要有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为降低汽油发电机和割草机的油耗,采取调小油门的办法。但是调小油门又会使点火电压不够,火花塞容易积碳,造成混合气燃烧不充分,未燃烧完全的混合气作为尾气排放出去,实际效果并不好,而且浪费了未燃烧完全的混合气。二是机器连杆小头与活塞摩损后间隙变大,汽缸与活塞摩损后间隙也会变大,这都会造成机器运转功率下降,从而增加油耗,特别是老旧汽油发电机和割草机的油耗情况更加突出。
如能对汽油发电机和割草机的点火装置进行改进,提高点火电压,增大放电点火能量,就能使混合气充分燃烧,减少火花塞积碳,从而达到提高输出功率、节油减排的效果。同时,提高点火电压,增大放电点火能量后,适当调小油门或者适当调大火花塞电极间隙,都不会影响机器输出功率,还能起到进一步降低油耗的效果。目前市场上没有能够实现解决上述问题的用于汽油发电机或割草机的火花塞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油发电机或割草机的火花塞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油发电机或割草机的火花塞帽包括直线型封闭绝缘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分隔壁和第二分隔壁,第一、第二分隔壁将壳体依次分隔成围护槽、放电管腔和火花塞连接槽,放电管腔内设有气体放电管,第一分隔壁连接有导电体,导电体的一端伸在围护槽内并用于连接高压点火线;第二分隔壁连接有火花塞连接体,火花塞连接体的一端伸入火花塞连接槽,火花塞连接体的另一端伸入放电管腔并设有截面呈弧形的连接凹槽;所述气体放电管的输入端通过弹簧与导电体相压接,所述气体放电管的输出端压接在所述连接凹槽内。
所述导电体为锥形铜螺钉。
所述气体放电管包括绝缘的放电玻璃管,放电玻璃管的两端通过导电碳粉粘接有铜内帽套,所述两个铜内帽套向内分别连接有铜片电极,两铜片电极伸入放电玻璃管内的部分平行间隔设置;所述铜片电极上镀有钡层或铈层;所述两个铜内帽套上焊接有截面呈半圆形的铜外帽套,所述放电玻璃管与所述铜外帽套的内表面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1.以往通用型用于汽油发电机或割草机的火花塞帽具有两段呈钝角连接在一起的壳体,其内部件多、弹簧与弹簧之间的连接不够牢靠,制造成本高,且由于电连接的层级数较多而易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另外现有的火花塞连接体内没有设置气体放电管,不能够提高点火电压并增大放电点火能量,因此现有通用型用于汽油发电机或割草机的火花塞帽点火效果较差,无法使混合气得到充分燃烧,且冬季点火困难。
本实用新型则只有一段直线型壳体,部件少,便于制造,部件之间连接牢靠稳定,避免了以往接触不良带来的点火失败现象。同时由于采用了气体放电管,因而可以提高点火电压并增大放电点火能量,避免点火失败,并使混合气得到充分燃烧。
2. 锥形铜螺钉成本较低,便于制造,导电性能良好,是导电体的优选形式。
3. 本实用新型中气体放电管内两个电极形状在设置上是两个镀钡铜片在管内平行对应,当电极电压超过电极着火电压时,初始电子和离子分别向两极运动并产生倍增效应,形成的放电是面对面的立体型放电,相较以往点对点的线型放电大大提高了电离放电能量(能力),提高了点火稳定程度并使混合气体燃烧更加充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继保,未经沈继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75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拼装式配电柜用侧门板
- 下一篇:同轴电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