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湿导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4457.5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3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宏旭;杨顺通;彭荣祥;苏以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鼎联合科技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4B1/14;D04B21/00;D04H5/00;A61B5/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湿 导电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保湿导电结构,特别是有关一种同时具有保湿及导电功效的保湿导电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已知用于生理检测的侦测元件1是包括一基层10及一设于基层的导电层11,使用时是以导电层贴合人体皮肤,以侦测人体所发出的信号,然而,在某些干燥地区因湿度过低,此种侦测元件1的导电层11与人体皮肤之间的导电效果十分不佳,因此无法侦测人体所发出的信号,如图2所示,缘是,后续便将之改良,于导电层11与基层10之间加入保湿层12,以保湿层12来吸收液体以提高导电层11与人体皮肤之间的湿度,以其提高导电层11的导电效果,然而,由于保湿层12与导电层11是分开的两层,当保湿层12欲吸收外界水份时需通过导电层11,故吸水效果会受影响,当保湿层12释放水份至导电层11与人体皮肤之间时,亦会受导电层11的阻挡而影响其水份释放,此外,由于保湿层12与导电层11通过外力结合(如黏合)的两层,因此长期在保湿层12高湿度的影响下容易分离,亦会使侦测元件1失去原有功效。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乃潜心研思、设计组制,期能提供一种具有保湿及导电功效的结构,以达到提高导电质量及产品寿命的目的,为本实用新型所欲研创的创作动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保湿及导电功效的保湿导电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湿导电结构,包括至少一导电纺织单元;以及至少一保湿纺织单元;其中,所述导电纺织单元与所述保湿纺织单元交错编织成一平面体结构。
承上所述的保湿导电结构,其中,该导电纺织单元是为金属纤维、纳米碳管纤维及碳纤维其中之一。
承上所述的保湿导电结构,其中,该导电纺织单元是为金属纤维纱、纳米碳管纤维纱及碳纤维纱其中之一。
承上所述的保湿导电结构,其中,该保湿纺织单元是为多孔性纤维、海藻酸钠纤维、羧甲基纤维素纤维以及嫘萦纤维其中之一。
承上所述的保湿导电结构,其中,该保湿纺织单元是为多孔性纤维纱、海藻酸钠纤维纱、羧甲基纤维素纤维纱以及嫘萦纤维纱其中之一。
承上所述的保湿导电结构,其中,所述导电纺织单元与所述保湿纺织单元是通过平织方式交错编织成一平面体结构。
承上所述的保湿导电结构,其中,所述导电纺织单元与所述保湿纺织单元是通过针织方式交错编织成一平面体结构。
承上所述的保湿导电结构,其中,所述导电纺织单元与所述保湿纺织单元是通过不织布方式交错编织成一平面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保湿及导电的功效。
附图说明
为了能够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特点和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惟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是为已知用于生理检测的侦测元件的侧视图。
图2是为已知用于生理检测的侦测元件的侧视图。
图3是为本实用新型保湿导电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为本实用新型保湿导电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为本实用新型保湿导电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保湿导电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保湿导电结构20,包括至少一导电纺织单元200,以及至少一保湿纺织单元201,于本实施例中皆为多条,所述导电纺织单元200与所述保湿纺织单元201以平织法交错编织成一平面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鼎联合科技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鼎联合科技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44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杆大小头孔精镗装置
- 下一篇:转臂型弯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