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扶梯节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1640.X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8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林;宋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速菱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25/00 | 分类号: | B66B2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2152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扶梯 节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扶梯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自动扶梯是按预定方向单一速度不间断运行,无论自动扶梯踏板上是否有乘客,自动扶梯都一直以这个速度不间断运行,不仅浪费大量电力资源,而且还使自动扶梯一直处于磨损状态,降低了自动扶梯的使用寿命,自动扶梯的维护成本也相对会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扶梯节能装置。它可以降低能耗,减少成本,还可以提高自动扶梯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扶梯节能装置,包括设在自动扶梯出入口处的启动触发器,启动触发器输出端连接有控制芯片的输入端,控制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有时钟电路,控制芯片的输出端连接自动扶梯的变频控制器。
前述的自动扶梯节能装置中,所述的启动触发器为压力传感器或漫反射光电开关。
前述的自动扶梯节能装置中,所述的控制芯片是PLC。
前述的自动扶梯节能装置中,所述的时钟电路是时钟芯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自动扶梯出入口处安启动触发器以检测自动扶梯上是否有乘客,可以在检测反馈为无人员占用需求时,系统控制自动扶梯作慢速待机运行,在不影响扶梯的实际使用效率的前提下,节约了强制运行所需的强大电能,而且本实用新型减 少了不必要的机械磨损,延长了自动扶梯的使用寿命,能够减轻系统使用的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踏板,2-启动触发器,3-控制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自动扶梯节能装置,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设在自动扶梯出入口处的启动触发器2,启动触发器2的输出端连接有控制芯片3的输入端,控制芯片3的输出端连接自动扶梯的变频控制器。启动触发器2为压力传感器或漫反射光电开关,控制芯片3是PLC。
启动触发器2安装在自动扶梯入口处或者出口处的踏板支撑座上,放在其他能够感应到有乘客入梯的位置都可。压力传感器可以是PY206压力传感器。漫反射光电开关可以是A3R-30X漫反射开关。当乘客进入踏板1时,启动触发器2的电位发生变化,向控制芯片3传递电信号。
控制芯片3是PLC,可以是型号QT1692。控制芯片3在接收启动触发器2发出的电信号后,向自动扶梯变频控制器发送扶梯加速指令,同时启动定时功能,该定时功能计算的是自动扶梯从入口到出口的运行时间,可以根据自动扶梯的运行情况事先设定,比如根据实际运行时间设定为N分钟,当自动扶梯从开始加速移动运行N分钟后到达出口,计时功能停止,此时控制芯片3再向自动扶梯变频控制器发送回复指令,使自动扶梯回复到加速前的运行状态。后一次的加速启动指令会覆盖前一次的加速指令,既如果有两个人前后上了自动扶梯,后一个人上来时自动扶梯发送的指令会覆盖掉前一个人上来时自动扶梯发送的指令。控制芯片3可以是三菱FX2N。
工作原理:当安装在自动扶梯入口处的启动触发器2在入口一定区域内未检测到有人流时,自动扶梯处于慢速的节能运行状态,当有人进入检测区域时,梯启动感应器2将信号传送至控制芯片3,控制芯片3向变频控制器发送扶梯加速指令,变频控制器控制自动扶梯输出适当的运行速度,同时控制芯片3启动定时功能。当自动扶梯从入口开始加速移动运行N分钟后到达出口,计时功能停止,此时控制芯片3再向自动扶梯变频控制器发送回复指令,使自动扶梯回复到加速前的运行状态。
它通过在自动扶梯出入口处安装启动触发器2以检测客流量,可以使在检测反馈为无人员占用需求时,系统控制自动扶梯作慢速待机运行,在不影响扶梯的实际使用效率的前提下,节约了强制运行所需的强大电能,而且本实用新型减少了不必要的机械磨损,延长了扶梯的使用寿命,减轻了系统使用的维护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速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速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16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