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发光效果的车厢用饰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1545.X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7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耕联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3/02 | 分类号: | B60Q3/02;B60R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效果 车厢 用饰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饰壳,特别是指该饰壳衔接并罩饰于车厢内立柱顶部的对应位置处,通过主壳体的透光部位能供光线投射出,以增进车厢内的丰富投射效果。
背景技术
以一般的车辆而言,为了提供车厢内使用者能够于光线不足的情形下获得照明,大多会于车厢顶部或其他预定位置处设有照明灯或阅读灯,当使用者开启或关闭车门时,以自动控制投射光线,亦可透过手动方式切换照明灯或阅读灯的开关,藉以提供车厢内光线来源。
现有的照明灯或阅读灯纵使能作为车厢内光线的来源,但由于仅能产生制式且单一色调的照明光线,会使车厢内的乘车情境或照明效果过于单调乏味,久而久之,使用者难免产生缺乏变化及过于单调制式的视觉观感,再者,现有车厢照明灯或阅读灯通常装设邻近于车厢前座或后座的顶部位置,故当灯具点亮时,其投射光线通常仅于灯具装设位置的周遭区域较为明显而已,使得车厢内其他区域相对显得昏暗,导致单调乏味且制式的照明效果更加明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发光效果的车厢用饰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发光效果的车厢用饰壳,所述饰壳衔接并罩饰于车厢内立柱顶部的对应位置处,该饰壳包括一主壳体,呈延伸壳体型态而界定形成有一内侧及一外侧,且该主壳体的罩覆型态能配合立柱外型产生衔接延伸的效果;呈默认样式的透光部位,形成于该主壳体至少局部面域;灯具组,组设于该主壳体内侧,包括至少一组发光组件以及提供发光组件电力的供电模块,且令该发光组件点亮时产生的光源可通过透光部位投射出主壳体外部;衔接边侧,形成于该主壳体与立柱顶部相对应位置处,该衔接边侧的型态能与立柱顶部呈齐平或间隔相 对型态,或者该衔接边侧能向下延伸罩覆于立柱外侧;至少一嵌组部,形成于该主壳体的内侧或衔接边侧,该嵌组部能配合嵌入立柱顶部与车厢内壁之间的接缝处,藉以使主壳体的罩覆状态能获得稳固限位;
藉此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对照先前技术而言,能将所述饰壳的主壳体直接嵌组于立柱顶部与车厢内壁之间的接缝处达成固定限位,使得组装或拆卸时更为容易便利,并利用主壳体内侧所设灯具组搭配透光部位,以使灯具组所设发光组件点亮时产生的光源能通过透光部位投射出主壳体外部,藉以附加产生丰富且具情境式的投射效果,故本实用新型将可提供一种兼具拆组便利性、装饰美观性以及能产生附加光源投射效果的车厢用饰壳产品。
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通过该主壳体预定位置处另设置一辅助限位组件的技术特征,该辅助限位组件为黏扣带或双面胶型态,藉以能辅助黏贴于车厢内壁既有的内装表层,以使该主壳体的罩覆状态能获得辅助限位。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组装型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组装型态的组合立体图。
图3本实用新型饰壳前侧及后侧视角的立体图。
图4本实用新型饰壳的实施型态平面图。
图5本实用新型饰壳实施型态的剖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饰壳实施型态的剖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设有镀膜层的实施型态剖视图。
图8本实用新型嵌组部另一实施型态的立体图。
图9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型态的立体图。
图10本实用新型饰壳较佳实施型态的立体图。
图11本实用新型饰壳较佳实施型态的立体图。
图12本实用新型饰壳较佳实施型态的立体图。
图13本实用新型设有辅助限位组件的实施型态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6,本实用新型具发光效果的车厢用饰壳的较佳实施例,惟此等实施例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结构的限制。所述饰壳05衔接并罩饰于车厢内立柱07顶部的对应位置处(所述立柱07可为车厢内中间两侧或后座两侧的立柱07),该饰壳05包括:
一主壳体10,呈延伸壳体型态而界定形成有一内侧11及一外侧12,且该主壳体10的罩覆型态能配合立柱07外型产生衔接延伸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耕联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耕联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15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的卡座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公交车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