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转向操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1258.9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8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安齐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新开河储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19 | 分类号: | B62D1/19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87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转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具体为一种汽车转向操动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的安全性问题在近年来显得尤为突出,在涉及汽车安全性的诸多因素中,安全气囊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现有技术中的安全气囊在汽车发生意外事故时候,对于司机的人身安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由于汽车在高速行驶中发生意外碰撞时,安全气囊弹出时的速度很快,冲击力很大,对司机胸前或眼前的损伤也不可避免,同时,由于现有的方向盘大多为内钢外塑的结构,在发生事故时,方向盘对司机的硬伤也比较大,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司机胸骨断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巧妙、合理的汽车转向操动机构,该操动机构在汽车高速行驶发生意外碰撞时,可以有效地对司机进行保护。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转向操动机构,方向盘设置于转向柱上端,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柱包括固定管、伸缩管,所述伸缩管滑动套装于固定管内孔中,伸缩管上端固结于方向盘的轮毂上,所述固定管下端连接汽车上的气动泵体,固定管的内孔与伸缩管的内孔之间密封密封的气体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管、伸缩管分别为六边形钢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方向盘采用可塑性软质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中汽车转向操动机构的转向柱改进为两根可上下滑动的多边形钢管,将现有技术中方向盘与转向柱的刚性连接改进为结构简单、巧妙、合理,在高速行驶的汽车发生意外碰撞时,可以有效保护司机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管1、伸缩管2、方向盘3、气体仓4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转向操动机构,方向盘3设置于转向柱上端,所述转向柱包括固定管1、伸缩管2,所述伸缩管2滑动套装于固定管1内孔中,伸缩管2上端固结于方向盘3的轮毂上,所述固定管1下端连接汽车上的气动泵体,固定管1与伸缩管2之间密封滑动连接。
所述固定管1、伸缩管2分别为六边形钢管,套装在一起的固定管1和伸缩管2的内孔间形成气体仓4。
所述方向盘3采用可塑性软质材料制成,在高速行驶的汽车发生碰撞等安全事故时,驾车司机在巨大的惯性力作用下,撞向方向盘3时,可塑性软质材料制成的方向盘3会发生弹性形变减缓司机所受到的冲击力,在对司机进行施救,使得司机离开方向盘3后,可塑性软质材料制成的方向盘3还可以恢复形状,继续进行使用。
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汽车上时,将固定管1下端连接于汽车的转向驱动机构上,由于固定管1和伸缩管2为相互套装的六边形结构钢管,在转动方向盘3时可以实现将方向盘3的转动扭距经伸缩管2传动到固定管1,进而固定管1带动汽车上的转向驱动机构实现对汽车的转向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管1和伸缩管2采用六边形钢管是为了这两个管子可以很好地卡接在一起,将方向盘3的转动扭距有效地传动下去。在实际应用中,固定管1和伸缩管2的结构形状可以作相应变化,只要满足可以将方向盘3的转动扭距进行有效传递、及两个管子间可以实现良好的气密封性即可,具体的可以三角形状管子、四边形管子、五边形管子、六边形管子等。
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汽车上后,在汽车未启动时,伸缩管2在重力作用下完全缩放在固定管1的内孔中,此时方向盘3处在最低位置,这样可以增加司机进出驾驶位置的活动空间,只有在汽车发动后,固定管1的内孔和伸缩管2的内孔所形成的气体仓4才会充满中压气体,将方向盘3抬起,方便使用。另外,如果将本实用型与汽车上的电子控制线路结合起来使用,可在方向盘3受到突然形成的压力的作用下迅速对车辆进行制动。
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中汽车转向操动机构的转向柱改进为两根可上下滑动的多边形钢管,将现有技术中方向盘与转向柱的刚性连接改进为结构简单、巧妙、合理,在高速行驶的汽车发生意外碰撞时,可以有效保护司机的人身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新开河储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新开河储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12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套
- 下一篇:中文语音自助学习语音识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