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内抽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0244.5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6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2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模具 抽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抽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内抽头。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管件的接头处一般制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环形倒扣,这种管件在注塑成型后由于倒扣的存在,无法直接进行抽芯、脱模。目前常用的处理方式是在抽芯前,先进行内抽,内抽由一只油缸带动,加上抽出芯子还需另配油缸,所以该抽芯机构至少需要2只油缸,不但结构复杂、模具制造成本高,而且由于每只油缸行程完毕切换到下一油缸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隙,因此用该模具注塑产品,其周期较长,生产效率低下。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110313653.1的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使用八滑块的内抽机构,有效的减小了油缸的使用,但是这种内抽机构设置了斜工字槽与内滑块的配合进行内抽,结构仍然比较复杂,而且斜工字槽与内滑块长期摩擦磨损,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注塑模具内抽机构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注塑模具的内抽头。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注塑模具的内抽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芯子,所述芯子外设有旋转内抽机构,所述旋转内抽机构包括套接并固定在所述芯子上的环形底座,所述环形底座上制有销子安装槽,所述销子安装槽上安装有销子;所述环形底座上还设有六块内抽滑块一和六块内抽滑块二,每块内抽滑块一和每块内抽滑块二上均制有销子孔和凸扇环,所述销子穿过所述销子孔,所述内抽滑块一和内抽滑块二间隔分布形成环状结构,十二块凸扇环构成用于使管件倒扣成型的凸环,所述每块内抽滑块一和每块内抽滑块二制有销子孔端部的内侧还制有卡块,所述内抽滑块一的卡块与所述内抽滑块二的卡块厚度不同,所述内抽滑块一和内抽滑块二的内部设有在移动过程中能与所述卡块接触并使卡块转动的铜圈,所述铜圈与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油缸拉块,所述油缸拉块上固定有用于与活塞杆连接的油缸连接杆,所述芯子的一端套接有外套,所述外套上制有通孔,所述油缸连接杆位于所述通孔内,所述环形底座也制有用于穿过油缸连接杆的通孔。
[0008] 本实用新型的内抽滑块通过销子安装在环形底座上,通过内抽滑块绕销子的旋转即可实现内抽,结构相当简单、制造成本低,环形底座的牢度相当强,非常耐用;而且本装置通过铜圈与卡块的接触代替现有技术的斜工字槽与内滑块的配合,大幅降低了磨损程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方式初始状态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对应内抽完成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对应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对应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内抽滑块撑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内抽滑块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的内抽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现有技术中八滑块的内抽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一种注塑模具的内抽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芯子1,所述芯子1外设有旋转内抽机构。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旋转内抽机构包括套接并固定在所述芯子1上的环形底座6,所述环形底座6上制有销子安装槽61,所述销子安装槽61上安装有销子5;所述环形底座6上还设有六块内抽滑块一2和六块内抽滑块二4,每块内抽滑块一2和每块内抽滑块二4上均制有销子孔24和凸扇环,所述销子5穿过所述销子孔24。所述内抽滑块一2和内抽滑块二4间隔分布形成环状结构,所谓间隔分布是指每块内抽滑块一2的两侧均为内抽滑块二4,每块内抽滑块二4的两侧均为内抽滑块一2。十二块凸扇环构成用于使管件倒扣成型的凸环42,
所述每块内抽滑块一2和每块内抽滑块二4制有销子孔24端部的内侧还制有卡块,所述内抽滑块一2的卡块23与所述内抽滑块二4的卡块厚度不同。所述内抽滑块一2和内抽滑块二4的内部设有在移动过程中能与所述卡块接触并使卡块转动的铜圈3。由于内抽滑块一2的卡块23与内抽滑块二4的卡块厚度不同,因此铜圈3在移动过程中先与卡块厚度较大的滑块(内抽滑块一2和内抽滑块二4的其中一种)接触并使其旋转,然后与卡块厚度较小的滑块(内抽滑块一2和内抽滑块二4的其中一种)接触并使其旋转,使得滑块的内抽能顺利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西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02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功率LED驱动电路
- 下一篇:路考训练语音播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