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力扑翼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2701.6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8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兰桂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桂超 |
主分类号: | B64C33/00 | 分类号: | B64C33/00;B64C3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9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力 飞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力飞行器。
背景技术
飞翔一直是人们的一种梦想,虽然现在有许多工具能实现载人在天上飞行,如飞机、热气球、直升机、滑翔机等,但是这些载人飞行器材、工具等只能带人到空中,人们系上安全带坐在座位上,无法实现像鸟一样展翅飞翔的梦想,不能参与到飞翔过程中,与人们想要的飞翔相差甚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人力扑翼飞行器,模拟鸟类的翅膀,依靠人的臂力及脚力来控制飞行器的飞行,实现人的飞翔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人力扑翼飞行器,包括三角动力支撑臂、扇翼、尾翼、支撑座、踏板,所述的扇翼和三角动力支撑臂上有滑轮,通过滑轮的组合使用,可以大大减小挥动扇翼所需的力;所述的钢索穿过滑轮将扇翼与三角动力支撑臂连接起来,钢索的一端固定在三角动力支撑臂上,另一端固定在踏板上,钢索通过滑轮往复运动,从而使翅膀上下扑动,在气流的作用下产生升力和推动力,达到飞行的目的。所述的支撑座与三角动力支撑臂和扇翼连接;所述的扇翼上带有加强筋,使用者坐在支撑座上,通过脚踩踏板带动扇翼的上下运动。
因为人的体能所限,人无法通过自身力气挥动能产生推动自身重量的翅膀,所以本人将扑翼飞机设计成固定翼飞机样式,增加三角动力支撑臂与滑轮,经过三角动力支撑臂,再经过滑轮省力,使人能轻松完成机翼向下扇动的动作。机翼采用弹性较强的材料制作而成,使其能自动及时回复到原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人力扑翼飞行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扇翼上有扇片和扇片阻隔钩,扇片和扇片阻隔钩配套使用。所述的扇片的一边固定在扇翼上,此扇片根据鸟禽羽翼设计,扇翼向下扇动时产生阻力,使扇片立即合并,增加扇翼的受力面积,这样能使扇翼产生更大的推动力。当扇翼向上运动时,扇片受空气阻碍后向下运动到一定距离之后,碰到扇片阻隔钩,扇片阻隔钩将其阻挡,避免扇片动作过大,无法回复。空气经过扇翼上扇片形成的透气窗,减少扇翼向上运动时的扇翼的受力面积,达到省力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人力扑翼飞行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滑轮有三组,通过三组钢索a、b、c连接。当人用力向下踩踏踏板时,三条钢索全部受力,通过滑轮组省力使机翼向下扑动产生动力,飞机向上爬升。人用力踩踏踏板前端,钢索a受力先拉动机翼前端,机翼前端先下扑动,这样机翼会形成向后的推动力,使飞机前进;当人踩踏后端时,钢索c端受力,产生向前的推动力,使飞机减速或降落;用力踩下踏板左端的钢索c,左端机翼受力向下挥动,遇到空气阻挡,飞机向左转弯;用力踩下踏板右端的钢索c,右端机翼受力向下挥动,遇到空气阻挡,使飞机向右转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人力扑翼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扇片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扇片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三角动力支撑臂 2扇翼 3尾翼 4支撑座 5踏板 6滑轮7钢索 8扇片 9扇片阻隔钩 71钢索a 72钢索b 73钢索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述的一种人力扑翼飞行器,包括三角动力支撑臂1、扇翼2、尾翼3、支撑座4、踏板5,扇翼2和三角动力支撑臂1上有滑轮6,钢索7穿过滑轮6将扇翼2与三角动力支撑臂1连接起来,钢索7的一端固定在三角动力支撑臂1上,另一端固定在踏板5上;所述的支撑座4与三角动力支撑臂1和扇翼连接2;所述的扇翼2上带有加强筋,使用者坐在支撑座4上,通过脚踩踏板5带动扇翼2的上下运动。
扇翼2上有扇片8和扇片阻隔钩9,扇片8和扇片阻隔钩9配套使用,扇片8的一边固定在扇翼2上。扇翼2向下扇动时,扇片8受到空气向上的阻力,与扇翼呈闭合状态,增加了扇翼2的受力面积,使扇翼2产生更大的的推动力。扇翼2向上运动时,扇片8受到空气向下的阻力,扇片8向下打开,扇片8打开到一定程度,受到扇片阻隔片9的阻挡,扇片8保持打开状态,减少扇翼2的受力面积。
所述的滑轮6有三组,通过钢索a71、钢索b72、钢索c73连接,通过三组钢索,可以实现所述的人力扑翼飞行器向前、向后、向上、降落、左右转弯等。
虽然说明书中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提示,不应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和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桂超,未经兰桂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27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吊牌枪
- 下一篇:皮卡ABS轮速传感器加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