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胃管自动插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1967.0 | 申请日: | 201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0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李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82 | 分类号: | A61M25/082;A61J1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维斗 |
地址: | 256603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插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胃管插入设备,具体是指一种胃管自动插入器。
众所周知,在临床医疗中,对于急性胃扩张、上消化道穿孔或胃肠道有梗阻、急腹症有明显胀气者或较大的腹部手术前、昏迷病人或不能经口进食者经常需要插入胃管,一方面用于胃肠减压管引流出胃肠内容物,另一方面从胃管灌入流质食物,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以利早日康复。
目前的操作方法是由医护人员将病人取半坐卧位,选择通气顺利一侧鼻孔,测量胃管插入长度,然后用石蜡油润滑胃管前段,左手持纱布托住胃管,右手持镊子夹住胃管前段,沿选定的鼻孔插入胃管,先稍向上而后平行再向后下缓慢轻轻地插入,缓慢插入到咽喉部,嘱病人作吞咽动作,当病人吞咽时顺势将胃管向前推进,直至预定长度,最后固定胃管。
整个操作过程均有一个医护人员完成,步骤复杂,较为繁琐,并且涂抹石蜡润滑方式也是人工进行,涂抹不够细致和均匀,另外比较让病人痛苦的事情是每次插入时,因医护人员的用力大小不同,所带来的痛感也不同,并且插入速度也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插入深度也只是目测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存在一定误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可以根据病人反应情况控制胃管的插入速度与插入深度,以及可以自动涂抹石蜡润滑剂的胃管自动插入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种胃管自动插入器,所述的胃管自动插入器包括胃管驱动滚轮,所述的驱动滚轮主轴上接有电动机,所述的驱动滚轮上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的驱动滚轮胃管出口方向依次设有消毒盒和润滑盒。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电动机的转动带动驱动滚轮的旋转,驱动滚轮加持着胃管前进,经过加持滚轮后的胃管首先进入消毒盒,进行进一步的消毒杀菌,然后通过润滑盒,润滑盒可以将润滑剂涂抹在胃管的表面,便于胃管插入到胃中,整个装置可以实现自动进给,医护人员只需要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即可方便的将胃管插入到病号胃中,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病号的痛苦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消毒盒和润滑盒内部均设有带有通孔的海绵体。采用本技术方案,在消毒盒与润滑盒内部设置海绵体,利用海绵体的吸附能力,将消毒水和润滑剂吸附在海绵体上,当胃管从海绵体上设置的通孔通过时,可以起到消毒和涂抹润滑剂的作用,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实用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消毒盒和润滑盒内部均设有带有通孔的海绵体。采用本技术方案,在消毒盒与润滑盒内部设置海绵体,利用海绵体的吸附能力,将消毒水和润滑剂吸附在海绵体上,当胃管从海绵体上设置的通孔通过时,可以起到消毒和涂抹润滑剂的作用,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实用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消毒盒外壁上设有消毒水注入口;所述的润滑盒外壁上设有润滑剂注入口;所述的注入口上均设有盖子。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以随时补充消毒盒与润滑盒内的消毒水与润滑剂的量,保证良好的消毒效果和润滑效果,并且加注操作较为简单,另外,加注口上设置盖子,有效防止加注的消毒水与润滑剂的外漏和挥发。
作为优选,所述的弧形凹槽底部固定设有防滑垫圈。采用本技术方案,增加防滑垫圈可以有效防止胃管在旋入过程中与驱动滚轮之间发生滑动摩擦,提高了传动的稳定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驱动滚轮,2、弧形凹槽,3、消毒盒,4、润滑盒,5、海绵体,6、注入口,7、盖子,8、防滑垫圈。
为便于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胃管自动插入器做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2中所示,一种胃管自动插入器,所述的胃管自动插入器包括胃管驱动滚轮1,所述的驱动滚轮1主轴上接有电动机,所述的驱动滚轮1上开设有弧形凹槽2,所述的驱动滚轮1胃管出口方向依次设有消毒盒3和润滑盒4,所述的消毒盒3和润滑盒4内部均设有带有通孔的海绵体5,所述的消毒盒3外壁上设有消毒水注入口6,所述的润滑盒4外壁上设有润滑剂注入口6,所述的注入口6上均设有盖子7,所述的弧形凹槽2底部固定设有防滑垫圈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19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挖掘机推土铲侧板焊接校正装置
- 下一篇:无菌泡镊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