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溺水智能救生泳帽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1169.8 | 申请日: | 201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8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焜;白翔;秦海洋;陈思宇;刘玉龙;晏梓洋;李健;李科志;王一飞;邓广霖;黄兆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C9/15 | 分类号: | B63C9/15;B63C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溺水 智能 救生 泳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溺水智能救生泳帽,属智能救生设备。
背景技术
全世界每年有大量的儿童、妇女以及游泳爱好者溺水身亡,其中我国卫生部发表的数字显示,中国每年有57000人溺水死亡,相当于每天有150多人;卫生组织估计,实际数字可能高一倍。中国的溺水死亡人数全球最高,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严重问题。现在市场上常见的救生设备有:救生圈、救生衣、救生筏、救生艇等,但是这些救生设备都存在体积较大,不易携带,无法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发挥作用的缺点,因此,一种新型的防溺水智能救生泳帽的研发已经迫在眉睫。
人溺水后,在水中下沉,下沉过程中,人所处深度处的压强与水深的关系式为:
………………………………………………………(1)
不会游泳的人,一般不会潜入水下,如果已处在水下一定深度,说明其处于被动溺水状态。根据公式(1),我们可以通过获得人体所受水压值的大小来得知人体在水中所处的深度,当大于一定值时,可以判断已处于危险状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智能、易于携带的防溺水救生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泳帽包括头套、右固定带、左固定带、气囊、连接锁、智能压力触发开关、下端固定带、储药罐。其特征在于:在头套的背面安装有气囊、连接锁和智能压力触发开关。在气囊的内部安装有储药罐,其内部装有两种可以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的药品Al2(SO4)3和NaHCO3,在正常情况下两种药品被严格隔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通过智能压力触发开关和连接锁的共同作用才能够使储药罐内的两种药品接触并剧烈反应,由此产生大量的CO2气体充满整个气囊,将溺水者带出水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能够自动识别人体在水中所处的深度,当深度大于一定值时,能自动开启救生程序,将人体带上水面;(2)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泳帽包括头套1、右固定带2、左固定带3、气囊4、连接锁5、智能压力触发开关6、下端固定带7、储药罐8。左固定带3、右固定带2和下端固定带7用于将泳帽紧紧固定在头上防止泳帽在游泳时不慎脱落。在头套的背面安装有气囊4、连接锁5和智能压力触发开关6。在气囊4的内部安装有储药罐8,储药罐8质量较轻,其内部装有两种可以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的药品Al2(SO4)3和NaHCO3,在正常情况下两种药品被严格隔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连接锁5和智能压力触发开关6的共同作用才能够使储药罐8内的两种药品接触并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CO2气体充满整个气囊4。
该泳帽实现智能救生的具体方法是:在正常情况下,智能压力触发开关6与泳帽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随着装置在水中深度的增加,智能压力触发开关6表面所受的压力值不断增大,同时,由于智能压力触发开关6与泳帽仍相对静止的状态,其与泳帽接触表面上所受的静摩擦力不断增大,当其所受的水压力大于与泳帽接触表面上的最大静摩擦力时,智能压力触发开关6的受力平衡状态被打破,并沿着水压力的作用方向发生位移,以此触发连接锁5,使储药罐8中的Al2(SO4)3和NaHCO3接触并发生化学反应,由此产生大量的CO2气体迅速充满气囊2,帮助溺水者快速上浮,脱离危险。
该救生气囊泳帽与传统的防溺水救生设备相比可自动使溺水者脱离危险状态,具有较大的实用性和一定的市场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11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