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并联电容器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1112.8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4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汤泽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市东市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228 | 分类号: | H01G4/228;H01G4/38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苏看 |
地址: | 24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联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并联连接的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组。
背景技术
目前单只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芯组的容量可超过100μF,但如果需要额定电容量更大的电容器,需要将多只电容器并联,电容器芯子并联后其耐电压不变,电容量为所有并联电容器芯子的电容量之和。
将多个电容器芯子并联起来,目前有两种做法:一是使用截面积足够大的导线将各电容器芯子连接起来,这样做的缺点是焊接时消耗的焊锡丝较多,焊接时间较长,可能导致电容器芯子端面受损伤。采用截面积足够大的导线可以保证电容器组引出端的载流量,但对单只电容器芯子则显得为浪费。电容器的损耗角正切tanδ、电阻ESR和电感ESL也较大。二是单只电容器通过截面积较小的导线引出,在终端将多根导线归拢引出。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引出线较多,增加了成本,也电容器的损耗角正切tanδ、电阻ESR和电感ESL也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并联电容器组,使电容器芯子不会在焊接时损伤,降低导线、焊锡使用成本,同时获得较低的耗损耗角正切tanδ、电阻ESR和电感ESL。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并联电容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容器组由至少一组以上的电容器芯子并联组成,所述的一组电容器芯子由至少一个电容器芯子构成,所述的电容器芯子端面焊接有铜绞线,所述的铜绞线焊接在汇流铜排上,所述的汇流铜排连接有弯折铜排。
所述的汇流铜排通过长条锡焊点焊接在弯折铜排。
所述的铜绞线为连续弯折的“S”形,大致呈蛇形走线。
所述的铜绞线与电容器芯子、汇流铜排通过圆形焊点连接。
所述的电容器芯子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电容器芯子之间不直接连接,使用对应单只电容器芯子所需载流量的、截面积较小的铜绞线与电容器芯子端面焊接在一起后,再焊接在汇流铜排上,然后再连接另一只电容器芯子端面上,直至将多只电容器芯子通过铜绞线汇集在汇流铜排上,汇流铜排和电容器芯子不直接连接,铜绞线与电容器芯子、汇流铜排通过圆形焊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因为铜绞线截面积较小,落在电容器芯子上的圆形焊点也较小,需要的焊接时间少,不会电容器芯子端面造成损伤,通过铜绞线和铜排的结合使用,减少了导线的使用量,同时电容器的耗损耗角正切tanδ、电阻ESR和电感ESL均明显下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电容器组由多只电容器芯子1并联连接,电容器芯子1之间不直接连接,引出铜绞线2与电容器芯子1端面焊接在一起后,再焊接在汇流铜排3上,然后再连接另一只电容器芯子1端面上,直至将多只电容器芯子1通过铜绞线2汇集在汇流铜排3上,汇流铜排3和电容器芯子1不直接连接,铜绞线2与电容器芯子1、汇流铜排3通过圆形焊点5连接,多只汇流铜排3和弯折铜排4通过长条锡焊点6连接。使用弯折铜排4可以较好地汇总从多只汇流铜排3流出的电流,同时也方便电容器组的电极引出。为了进一步降低并联电容器组的电感,铜绞线2在焊接时,为蛇形走线。
本实用新型并联电容器组的损耗角正切控制在0.001以下,等效串联电阻ESR控制在5mΩ以下,自感ESL控制在60nH以下,比现有结构的并联电容器的对应值均大幅度降低;电容器芯子的形状为圆形,电容器形状也可以为扁形、椭圆形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市东市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市东市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11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芯片分选设备顶针装置
- 下一篇:两串联电容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