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分离金属和非金属垃圾的垃圾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9114.3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4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伟;曾为军;王大龙;董晓伟;王彦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C1/02 | 分类号: | B03C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分离 金属 非金属 垃圾 垃圾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分离金属和非金属垃圾的垃圾箱,属于自动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我国垃圾分类一直是一个难题,虽然在城市里的步行街处处可见标有可再利用和不可再利用黄绿两色的垃圾箱,黄的装不可再利用垃圾,绿的装可再利用垃圾,但是现实中这种垃圾箱并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由于市民们环保意识薄弱,大多都是随手就把垃圾投进去,而没有进行分类,这种垃圾箱形如虚设,分类难,垃圾环保回收也不能真正的实现。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专家正在研制适合中国国情的垃圾分类处理器,他们通过利用了物质导电率不同研制了涡电流分选机来处理非金属和非金属自动分类。分选机工作时利用了具有导电性能的金属通过磁石转筒产生的交变磁场时产生涡电流,涡电流本身产生与磁石转筒产生的磁场的方向相反交变磁场,从而在金属上产生了排斥力的原理,使得金属从料流中分离出来。但是此分选机是在垃圾变成碎粒状后才能进行垃圾分类,所以只有在垃圾处理站处理大量垃圾时才能够显示出它的利用价值,同时,结构复杂,投资大,难以推广。
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利用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的磁场将金属从垃圾中吸出来的垃圾箱,从而达到金属和非金属垃圾自动分类的目的,但是铁磁铁通电后的产生后的磁场只能吸取导磁性材料金属垃圾,不能吸取非导磁性材料金属垃圾,而现在很多金属垃圾都是非导磁的,所以这种垃圾箱还不能够将非导性材料金属垃圾与非金属垃圾自动分类出来。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垃圾箱不能起它应有的作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分离金属和非金属垃圾的垃圾箱,当行人随手将金属和非金属两种类型的垃圾一起放在导电板上时,本实用新型可以自动识别金属和非金属物并将这两种垃圾分别分放在放金属垃圾箱和放非金属垃圾箱里,同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分离金属和非金属垃圾的垃圾箱包括直流电动机1,八块导电板2,非金属垃圾垃圾箱3,电磁铁芯线圈4,金属垃圾垃圾箱5,支撑架6;支撑架6固定在地面,非金属垃圾垃圾箱3和金属垃圾垃圾箱5分别固定支撑架两侧,直流电动机1固定在支撑架6的正上方,八块导电板2与电动机1的转轴连接,电磁铁芯线圈4固定在八块导电板2的正下方。
所述的直流电动机1,八块导电板2,非金属垃圾垃圾箱3,电磁铁芯线圈4,金属垃圾垃圾箱5,支撑架6均为市售的普通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行人随手将金属和非金属两种类型的垃圾一起放在导电板上时,本实用新型可以自动识别金属和非金属物并将这两种垃圾分别分放在放金属垃圾箱和放非金属垃圾箱里,同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直流电动机,2-八块导电板,3-非金属垃圾垃圾箱,4-电磁铁芯线圈,5-金属垃圾垃圾箱,6-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分离金属和非金属垃圾的垃圾箱包括直流电动机1,八块导电板2,非金属垃圾垃圾箱3,电磁铁芯线圈4,金属垃圾垃圾箱5,支撑架6;支撑架6固定在地面,非金属垃圾垃圾箱3和金属垃圾垃圾箱5分别固定支撑架两侧,直流电动机1固定在支撑架6的正上方,八块导电板2与电动机1的转轴连接,电磁铁芯线圈4固定在八块导电板2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当有行人将金属和非金属两种类型的垃圾一起放在导电板2的时候,八块导电板2中的一块正极导电板一块负极导电板导通,其余导电板断开,电磁铁芯线圈4得电产生磁场,在磁场下,被通了电的金属垃圾在安培力的作用下,向放金属垃圾的垃圾桶方向推进了一步,金属垃圾位置改变以后,会是另外一块导电板导通,电磁铁芯线圈4得电产生磁场,在磁场下,被通了电的金属垃圾在安培力的作用下,又向放金属垃圾的垃圾桶方向推进了一步,等到金属垃圾被弹进了金属垃圾箱5里后,导电板2上就剩下非金属垃圾,直流电动机1转动将非金属垃圾倒进非金属垃圾箱3里。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具体实施过程进行说明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代替,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过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91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