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编织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8630.4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7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映;沈会;张正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森宝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3/00 | 分类号: | B65D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编织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编织袋,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拎取的编织袋。
背景技术
编织袋是一种常见的包装物,一般是以塑料为原料,经挤出、拉伸成扁丝后,再经编织后得到。在包装运输过程中,编织袋主要受到包装物体的重力作用一直呈受拉状态,由于编织采用纵横交错传递,使得编织袋具有了良好的抗拉性及防刺穿性能,不会轻易的破裂,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编织袋的外表一般都比较光滑,因此在搬运时,人们很难在编织袋外部寻找到可以放置手的地方,十分不利于人工搬运。授权公告号为CN 202244484 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编织袋,包括袋体和提手,袋体和提手固定连接,所述袋体和提手均由经线组和纬线组有规则的穿插编制连接,所述经线组和纬线组均分别包括至少两根经线或纬线……”的技术方案。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提手”虽然一定程度的解决了人工搬运编织袋时无从下手和“提手”易断裂的技术问题,但在编织袋袋体两侧设置提手后,提手部分会占用一定空间,不利于多个编织袋的码放而且相邻的提手与提手之间还容易发生缠绕,由此可见这种设有提手的编织袋并不适于批量码放,该编织袋在大批量运输时效率难以提升。
因此,开发一种既便于人们徒手拎取,又可大批量码放的编织袋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既便于人们徒手拎取,又可大批量码放的编织袋。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编织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主要由正面织物、背面织物、第一侧面织物和第二侧面织物围成,所述第一侧面织物的上部开有一个通孔,所述第二侧面织物的上部外侧设有倒置的并与所述通孔相配的挂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在编织袋的两侧分别设置相配的通孔和挂钩,当在袋体内灌装好物品之后,将通孔和挂钩相靠近,并在靠近后将挂钩插入到通孔内,使其形成一个临时提手,人们可以通过抓住这个临时提手将编织袋拎起或搬到别处。便于进行人工运输。当到达目的地后可以将挂钩从通孔内取出,因为挂钩的体积很小几乎不占用空间,因此本申请中的编织袋还便于码放。
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和改进有:
为了防止因袋内物品太重或挂钩太过锋利而将通孔撕裂,在通孔的内壁上还包覆有护孔圈。
为了使提手的长度能根据袋内所装货物多或少进行调节,所述挂钩至少为两个,所述挂钩在第二侧面织物的外侧从上到下间隔分布。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将不同位置处的挂钩插入到通孔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编织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编织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编织袋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编织袋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编织袋的使用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编织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根据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编织袋包括由聚丙烯扁丝编织成的袋体、护孔圈6和挂钩5。
其中,袋体主要由正面织物1、背面织物(图中未示出)、第一侧面织物2和第二侧面织物3围成,袋体上部的开口端为袋口,下部缝合形成的封闭端为袋底。在第一侧面织物2的上部距袋口三厘米之处开有一个直径为一厘米的通孔4,在第二侧面织物3的外部设有倒置的挂钩5。该挂钩5的位置与通孔4的位置相对,并且大小尺寸相配。
为了防止因袋内物品太重或挂钩5太过锋利而将通孔4撕裂,在通孔4的内壁上还包覆有护孔圈6。
如图4所示,当在袋体内灌装好物品之后,将通孔4和挂钩5相靠近,并将靠近后的挂钩5插入到通孔6内,在编织袋上方形成一个临时提手。人们可以通过抓住这个临时提手将编织袋拎起或搬到别处。当到达目的地后可以将挂钩5从通孔4内取出,便于编织袋的码放。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中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为了使提手的长度能根据袋内所装货物多或少进行调节,在第二侧面织物3外侧还自上到下间隔安装有多个挂钩5。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将不同位置处的挂钩5插入到通孔4内。
本实用新型的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森宝包装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森宝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86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摸控制的电子点烟器
- 下一篇:一种锅炉热风风箱吹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