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土地集约利用调查实时数据采集终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5538.2 | 申请日: | 2013-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5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余学祥;吕伟才;柯福阳;赵兴旺;王新志;张美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40 | 分类号: | G06F17/40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方荣肖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地 集约 利用 调查 实时 数据 采集 终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信息采集与处理分析领域,具体地说是土地集约利用调查实时数据采集终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土地成为社会需求的紧缺资源,其信息调查、采集对于加强土地管理、科学规划、缩小非农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质量、减少土地资源浪费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土地调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综合运用实地调查统计、遥感监测等手段。其中实地调查普遍存在土地普查技术手段陈旧、资料信息数字化率低、管理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传统土地现场调查资料采用图纸和表格方式进行管理的方式,解决传统方式下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土地管理的不足,提供一种土地集约利用调查实时数据采集终端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土地集约利用调查实时数据采集终端系统,其包括:
Mobile GIS信息采集器,其包括调查控制器、测量控制器、数据存储器、通讯器,测量控制器、数据存储器、通讯器均与调查控制器连接;
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与通讯器连接;以及
测量器,其与该测量控制器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便携式电子装置为PDA掌上电脑或笔记本电脑。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通讯器与该便携式电子装置通过蓝牙或数据线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测量器包括全站仪、全球导航定位系统GNSS或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全球导航定位系统GNSS采用GPS或GPS-RTK。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土地集约利用调查实时数据采集终端系统还包括服务器,该服务器与该便携式电子装置通过蓝牙或数据线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土地集约利用调查实时数据采集终端系统其能够:
1、本实用新型基于PDA便携式智能设备,方便快捷;
2、本实用新型在数据采集方法上集全站仪、GPS和网络RTK于一身,可结合测量的环境选择合适的作业方法;
3、本实用新型可以对采集之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于全站仪的观测值可以实时进行检验,提高效率;
4、本实用新型可以将采集的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在PDA上进行现场成图,提高信息的准确性;
5、本实用新型可以将采集的土地利用现状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实时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由数据处理中心进行更深层次的处理和分析。
本实用新型土地集约利用调查实时数据采集终端系统的结构特点是:主要目的是为了土地利用信息采集而打造,适用于任何与土地信息采集相关的工作,通过测量模块(全站仪、GPS、网络RTK)或调查模块采集目标点的空间信息,并对这些信息保存在数据库当中,通过数据模块可以对其进行管理(修改、更新、删除),同时,可将这些信息通过传输模块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本系统提出基于PDA、GPS、全站仪等高精度、高效率的仪器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然后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传统纸质调查方式费时、费力、效率低等缺点,可以使调查人员在短时间内对土地的属性、位置信息等进行快速的采集。
2、本系统是专门为土地利用现状信息采集设计,适用于任何与土地信息采集相关的工作。系统针对移动测量进行了优化,支持多种测量方式(全站仪、GPS单点、网络RTK),并能够在各种测量环境(包括平原、山村、城市、以及各种恶劣的条件)下长时间正常工作。该系统经过改造升级,还适用于城市管网调查、林业调查等工作。
3、本系统以Mobile GIS作为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平台,将PDA、全站仪、GPS等测量设备集成于一体,形成了支持多种测量仪器、多种连接方式、可视性强、数据管理集中及数据传输网络化的土地利用现状信息采集终端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土地集约利用调查实时数据采集终端系统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土地集约利用调查实时数据采集终端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土地集约利用调查实时数据采集终端系统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55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纹采集分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互换把手的执手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