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音响系统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1774.7 | 申请日: | 2013-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6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兆丹;张进明;孙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5/00 | 分类号: | H04R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黄灿;安利霞 |
地址: | 10002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音响系统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车载音响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私家车已经逐步进入家庭。同时,车辆也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车辆的舒适性更加受到人们的注意。
现有的车辆为了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都设有音响系统。现有的车载音响系统对于汽车来讲只是一项舒适性配置,对汽车本身性能并没有影响。但是,随着人们对享受的要求越来越高,音响设备日益受重视,并将它作为评价汽车舒适性的依据之一。
以前的车辆多是设置收音机或CD,并通过设置在车辆车门上的扬声器进行播放。这种结构的车载音响系统的效果无法令使用者满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播放效果好的车载音响系统及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音响系统,包括主控芯片、放大器芯片、扬声器;其中所述主控芯片通过放大器芯片连接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包括:设置在仪表板上的中置扬声器,分别设置在每一车门上的车门扬声器,分别设置在车辆D柱内的环绕扬声器,以及设置于车辆行李箱内并伸入车厢内的重低音扬声器。
其中,所述放大器芯片连接车辆的脉冲宽度调制芯片以根据车速调整音量。
其中,所述放大器芯片通过信号输出电路串联重低音扬声器与所述环绕扬声器。
其中,所述中置扬声器为直径80毫米的中置扬声器。
其中,所述每一车门扬声器分别包括直径为160毫米的低音扬声器和直径为19毫米的高音扬声器。
其中,所述环绕扬声器为直径80毫米的扬声器。
其中,所述重低音扬声器为直径200毫米的重低音扬声器。
其中,所述主控芯片为Logic7环绕立体声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前任一项所述的车载音响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通过仪表板上的中置扬声器、四个车门上的八个高音和低音扬声器、D柱上的两个环绕扬声器、后备箱内的重低音扬声器这十二个扬声器形成环绕立体声,并由Logic7的主控芯片通过放大器芯片统一控制。这样可以在车厢内部的复杂环境下实现高品质的音色还原,且能够使每个乘员都体验到整体音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载音响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主控芯片;
2:放大器芯片;
31:中置扬声器;
32:车门扬声器;
321:低音扬声器;
322:高音扬声器
33:环绕扬声器;
34:重低音扬声器;
4:PWM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车载音响系统的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载音响系统,其结构如图1所示的,包括主控芯片1、放大器芯片2、扬声器;其中所述主控芯片1通过放大器芯片2连接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包括:设置在仪表板上的中置扬声器31,分别设置在每一车门上的车门扬声器32,分别设置在车辆D柱内的环绕扬声器33,以及设置于车辆行李箱内并伸入车厢内的重低音扬声器34。其中,该放大器芯片2连接车辆的PWM芯片4(脉冲宽度调制芯片)以根据车速调整音量。其中,所述放大器芯片2通过信号输出电路串联重低音扬声器34与所述环绕扬声器33,环绕扬声器33且重低音扬声器34(DVC重低音)的电容耦合。其中,所述中置扬声器为直径80毫米的中置扬声器。其中,设置在每一车门上的车门扬声器32分别都包括直径为160毫米的低音扬声器321和直径为19毫米的高音扬声器322。其中,所述环绕扬声器33为直径80毫米的扬声器。其中,所述重低音扬声器34为直径200毫米的重低音扬声器。其中,所述主控芯片1为Logic7环绕立体声芯片。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载音响系统。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17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淬火温度在线监控筛选装置
- 下一篇:一种齿圈热处理限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