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性或压扭性结构面法向应力快速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51593.0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9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褚卫江;周勇;侯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科依泰斯卡岩石工程研发有限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16 | 分类号: | G01L5/1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扭性 结构 法向应力 快速 测定 方法 | ||
1.一种压性或压扭性结构面法向应力快速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根据所需测定结构面(1)的产状确定钻孔方向进行钻孔,保证钻孔(2)穿过所需测定结构面(1),同时确保结构面(1)与钻孔(2)轴线方向的夹角为15-60度;
B、采用两个封隔器(3)封闭包含结构面(1)的局部钻孔形成测试段(4),保证该测试段的长度为0.5-0.8m,同时确保结构面(1)在钻孔(2)内所揭露的部分距离封隔器(3)的距离不小于0.15m;
C、先后对测试段(4)进行三次注水加压循环试验,获得测试段压力-时间曲线;每个循环试验累计时间不小于5分钟,包含注水加压、关闭压力阀和恢复初始压力三个阶段;试验过程中记录两个封隔器(3)的压力数据,并确保后面两次试验中封隔器(3)的压力比第一次试验时的最大压力大2MPa以上;
D、对测试段(4)进行印模,获得结构面(1)在孔壁的展布特征;若结构面(1)附近没有羽状裂隙且孔壁完整岩体段未出现新裂纹,则转至步骤E;否则,转至步骤A;
E、根据步骤C得到的压力-时间曲线,用作图的方式获得关闭压力阀门后压力曲线的拐点;若第二次和第三次试验中该拐点的值差别在15%以内,则取二者平均值作为结构面(1)的法向应力;否则取第二次试验的拐点值作为结构面(1)的法向应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性或压扭性结构面法向应力快速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三次注水加压循环试验步骤如下:
C1、向测试段(4)内注水加压,当压力曲线出现拐点时,关闭加压系统的压力阀,该过程控制在1-2分钟;同时记录测试段(4)的压力衰减过程,该阶段持续至少3分钟;然后打开注水阀门恢复测试段(4)的水压力为初始值,即完成第一次循环试验;
C2、前一循环试验结束2分钟后,再次向测试段(4)内注水加压,当压力曲线出现拐点时,关闭加压系统的压力阀,该过程控制在1-2分钟;同时记录测试段(4)的压力衰减过程,该阶段持续至少3分钟;然后打开注水阀门恢复测试段(4)的水压力为初始值,即完成第二次循环试验;
C3、重复步骤C2完成第三次循环试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性或压扭性结构面法向应力快速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采用直径76mm的钻头进行钻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科依泰斯卡岩石工程研发有限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科依泰斯卡岩石工程研发有限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159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VF豆皮脆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锻造铝合金车轮的终锻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