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的毛涤面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49230.3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4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轩德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248 | 分类号: | D06M15/248;D06M15/227;D06M15/41;D06M11/76;D06M13/144;D06M101/12;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面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毛涤面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耐受高温的毛涤面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企业当中,当涉及到高温时,需要对相应的装置和设备进行特殊处理,如一些高温车间中,为了防止设备和装置在长时间耐受高温下出现问题,需要在装置和设备外部加设一层织物来进行耐高温处理,用来达到这个目的的织物需要具备良好的耐高温效果,只有具备良好的耐高温效果,才能有效的防止经受长时间高温后仪器出现意外,降低仪器和设备发生损毁的可能性。将织物表层进行涂层覆盖,通常是提升面料耐高温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是涂层的组成情况对耐高温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普通的毛涤面料的耐高温的效果较差,不能满足需要耐受高温的环境下使用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的毛涤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聚氯乙烯为4~5份、低密度聚乙烯为2~4份、碳酸镁粉末为2~3份、丙醇为4~5份、酚醛树脂为4~7份;(2)将聚氯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碳酸镁粉末、丙醇、酚醛树脂加热后搅拌均匀,配制成为毛涤面料的涂层液,待用;(3)取毛涤面料,羊毛重量为毛涤面料的65wt%~70wt%,涤纶重量为毛涤面料的30wt%~35wt%;(4)将液态的涂层液用刮刀刮涂在毛涤面料的上下表层,涂层的厚度为0.3mm~0.6mm;(5)刮涂涂层后,将毛涤面料在70℃下加热2h后冷却晾干。
其中,制备的涂层液中聚氯乙烯优选为5份。羊毛重量优选为毛涤面料的65wt%。毛涤面料上下层涂层的厚度优选为0.6mm。碳酸镁粉末直径优选为0.03mm~0.05mm。
有益效果:通过本方法制备得到的毛涤面料,可以耐受的温度达到160℃至180℃,烘烤20h至30h无性能变化,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取聚氯乙烯为4kg、低密度聚乙烯为2kg、直径为0.03mm的碳酸镁粉末为3kg、丙醇为4kg、酚醛树脂为4kg;(2)将聚氯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碳酸镁粉末、丙醇、酚醛树脂加热后搅拌均匀,配制成为毛涤面料的涂层液,待用;(3)取毛涤面料,羊毛重量为毛涤面料的65wt%,涤纶重量为毛涤面料的35wt%;(4)将液态的涂层液用刮刀刮涂在毛涤面料的上下表层,涂层的厚度为0.3mm;(5)刮涂涂层后,将毛涤面料在70℃下加热2h后冷却晾干。
实施例2
(1)取聚氯乙烯为5kg、低密度聚乙烯为3kg、直径为0.04mm的碳酸镁粉末为2kg、丙醇为4kg、酚醛树脂为6kg;(2)将聚氯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碳酸镁粉末、丙醇、酚醛树脂加热后搅拌均匀,配制成为毛涤面料的涂层液,待用;(3)取毛涤面料,羊毛重量为毛涤面料的67wt%,涤纶重量为毛涤面料的33wt%;(4)将液态的涂层液用刮刀刮涂在毛涤面料的上下表层,涂层的厚度为0.4mm;(5)刮涂涂层后,将毛涤面料在70℃下加热2h后冷却晾干。
实施例3
(1)取聚氯乙烯为4kg、低密度聚乙烯为4kg、直径为0.05mm的碳酸镁粉末为3kg、丙醇为5kg、酚醛树脂为7kg;(2)将聚氯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碳酸镁粉末、丙醇、酚醛树脂加热后搅拌均匀,配制成为毛涤面料的涂层液,待用;(3)取毛涤面料,羊毛重量为毛涤面料的70wt%,涤纶重量为毛涤面料的30wt%;(4)将液态的涂层液用刮刀刮涂在毛涤面料的上下表层,涂层的厚度为0.6mm;(5)刮涂涂层后,将毛涤面料在70℃下加热2h后冷却晾干。
取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毛涤面料,将它们分别在160℃、180℃、200℃的烘箱中放置20h、30h、40h。结果见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轩德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轩德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92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甲醇制低碳烯烃的反应装置
- 下一篇:旱地养鱼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