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磷矿反浮选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48281.4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7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耀基;杨稳权;方世祥;郭永杰;彭桦;李若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D1/004 | 分类号: | B03D1/004;B03D101/02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6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矿 浮选 捕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磷矿反浮选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磷肥工业的高速发展,磷矿的开采及用量也急剧上升,磷矿总体品位日益下降,90%以上的磷矿石需要通过浮选才能获得用于磷酸生产的磷精矿。目前胶磷矿浮选几乎都采用脂肪酸为原料,硬脂酸价格相对低廉,选择性好,但由于凝固点低,在常温(15~30℃)下易固化,流动性差,不易添加等。为此,需要研究以改善其流动性,以利于在常温或低于常温下不易固化、流动性和分散性好,有效提高捕收剂的捕收性能和选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胶磷矿反浮选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能大大改善捕收剂流动性和分散性,提高捕收性能和选择性的胶磷矿反浮选捕收剂,在磷精矿品质相近的情况下,可以提高磷精矿产率和回收率。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一种胶磷矿反浮选捕收剂,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以下成分构成:(1)将含量大于90%的硬脂酸作为主要原料;
(2)以混合醇为次要原料,与主要原料混合得混合物,其中主要原料占混合物总质量的60~95%,次要原料占混合物总质量的5~40%。
所述混合醇为戊醇占55~65wt%、异戊醇占30~40wt%、余量为其他醇类物质,其中异戊醇结构式为:
,
戊醇结构式为:
一种胶磷矿反浮选捕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1)将含量大于90%的硬脂酸作为主要原料; (2)以混合醇为次要原料,与主要原料混合得混合物,
其中主要原料占混合物总质量的60~95%,次要原料占混合物总质量的5~40%,
将混合物与6%液碱混合后在在110℃恒温反应釜中反应1小时,即可获得在常温即15~30℃下流动力性和分散性好、捕收性能和选择性具佳的反浮选捕收剂。
所述混合醇为戊醇占55~65wt%、异戊醇占30~40wt%、余量为其他醇类物质,其中异戊醇结构式为:
,
戊醇结构式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① 在常温(15~30℃)流动性和分散性较好,易于添加。
② 捕收性能和选择性具佳,大大提高磷精矿产率和回收率。
③ 合成工艺简单,易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限于实施例。在实施例中,除有特别说明,所有百分含量均为质量百分数。
本发明的一种胶磷矿反浮选捕收剂,它主要由以下成分构成:
(1)将含量大于90%的硬脂酸作为主要原料;
(2)以混合醇为次要原料,与主要原料混合得混合物,其中主要原料占混合物总质量的60~95%,次要原料占混合物总质量的5~40%。
所述混合醇为戊醇占55~65wt%、异戊醇占30~40wt%、余量为其他醇类物质,其中异戊醇结构式为:
,
戊醇结构式为:
实施例1
一种胶磷矿反浮选捕收剂,(1)将含量大90%的硬脂酸作为主要原料20克; (2)以混合醇为次要原料2.2克,与主要原料混合,其中主要原料占混合物总质量的90%,次要原料占混合物总质量的10%。
一种胶磷矿反浮选捕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将混合物与30%液碱10克混合后在在110℃恒温反应釜中反应1小时,即可获得在常温(15~30℃)下流动力性和分散性好、捕收性能和选择性具佳的反浮选捕收剂。
当原矿P2O5含量21%,MgO含量5%的胶磷矿,添加400克/吨原矿该捕收剂进行反浮选作业,当获得精矿中MgO含量0.7%,MgO脱除率达89%时,精矿产率提高3.20%,回收率提高了4.83%。
一种胶磷矿反浮选捕收剂的制备方法含有以下步骤
(1)将含量大于90%的硬脂酸作为主要原料;
(2)以混合醇为次要原料,与主要原料混合得混合物,
其中主要原料占混合物总质量的60~95%,次要原料占混合物总质量的5~40%,
将混合物与6%液碱混合后在在110℃恒温反应釜中反应1小时,即可获得在常温即15~30℃下流动力性和分散性好、捕收性能和选择性具佳的反浮选捕收剂。
所述混合醇为戊醇占55~65wt%、异戊醇占30~40wt%、余量为其他醇类物质,其中异戊醇结构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82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