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氟浸矿菌及其应用于高氟铀矿的高效浸出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46963.1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5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莫晓兰;温建康;陈勃伟;武名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22B3/18;C22B60/02;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刘茵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氟浸矿菌 及其 应用于 铀矿 高效 浸出 工艺 | ||
1.一种耐氟浸矿菌,其特征在于:该菌的分类命名为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保藏编号为CGMCC NO.7836,保藏日为2013年7月1日,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一种驯化和/或培养如权利要求1所述耐氟浸矿菌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组成为:Ca(NO3)20.01g/L~0.10g/L,MgSO4.7H2O0.50g/L~20.0g/L,K2HPO4.3H2O0.10g/L~1.0g/L,Al2(SO4)3.18H2O10.0g/L~50.0g/L,Fe2(SO4)30.0g/L~1.90g/L,NH4F1.60g/L~10.0g/L和FeSO4·7H2O14.70g/L~44.20g/L。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组成为:Ca(NO3)20.01g/L,MgSO4.7H2O12.50g/L,K2HPO4.3H2O0.50g/L,Al2(SO4)3.18H2O40.0g/L,Fe2(SO4)31.90g/L,NH4F5.85g/L和FeSO4·7H2O44.20g/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耐氟浸矿菌应用于含氟铀矿的生物浸出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
(1)矿石筑堆:高氟铀矿破碎到<40mm粒度后进行筑堆,堆高3m~6m;
(2)矿石酸化预处理:用pH=1.0~2.0的稀硫酸先对高氟铀矿石进行喷淋,溶解矿石中易耗酸矿物,溶解出矿石中的氟;喷淋量为0.05m3/(t矿·次)~0.20m3/(t矿·次),每天一次喷淋12h,停歇12h,浸出液用树脂吸附铀后调节pH返回喷淋步骤;共进行5~25天,酸化预处理终点是连续5天喷淋前后浸出液pH值变化均小于0.1;
(3)酸化液提铀:步骤(2)获得的浸出液用树脂吸附铀;
(4)经步骤(3)提铀后获得的酸化液作氟无害化处理:用硫酸调节pH值为1.8~2.5,加入易水解成三价铝的铝盐使得溶液中Al3+浓度达到0.0g/L~12.0g/L,溶液中Al3+质量浓度应为F-质量浓度的0.25倍以上,三价铝与氟离子进行络合,率先占据氟,以减少氟与随后工艺中三价铁的络合及降低氟对浸矿细菌的抑制作用;
(5)耐氟浸矿菌的培养:利用步骤(4)获得的溶液调节pH值为1.8~2.5,加入硫酸亚铁至Fe2+为4.5g/L~9.0g/L,制成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中接种耐氟浸矿菌种CGMCC NO.7836进行培养,接种量为10%~30%,培养温度控制在25℃~35℃,充气量为0.3m3/(m3溶液·min)~0.6m3/(m3溶液·min),至溶液中Fe2+全部氧化成Fe3+,结束培养;
(6)间歇喷淋矿堆浸出:采用步骤(4)获得的耐氟浸矿菌培养液与步骤(7)获得的提铀尾液隔天轮流喷淋,喷淋量为0.05m3/(t矿·次)~0.20m3/(t矿·次),喷淋制度为每天一次喷淋12小时,停歇12小时,以减少矿石板结;检查矿堆中U品位低于0.02wt%为喷淋浸矿的终点;
(7)浸出液处理:矿石生物浸出液用树脂吸附铀后获得的提铀尾液返回步骤(3)中处理后作为菌种的培养基,或为步骤(6)的喷淋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未经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696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