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39911.1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0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何信宗;沈翰聪;何中仁;刘志钧;许倩芸;张宜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石海霞;郑特强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触控模块,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定位件以进行组装的触控模块。
背景技术
一般笔记本型电脑中通常设置有触控板,但一般的触控板往往不具有按键功能,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具备如鼠标按键的触控板成为了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模块,包括一中空的框体、一定位件、以及一触控单元。前述定位件包括一本体、一延伸部、以及一ㄇ字形结构。前述延伸部连接前述本体并与前述框体固接。前述ㄇ字形结构连接前述框体且具有一抵接部以及一对弹性臂,前述弹性臂连接前述本体,且前述ㄇ字形结构与前述本体之间形成有一沟槽,其中前述抵接部与前述延伸部位于前述本体的相反侧,且前述抵接部位于前述弹性臂之间。前述触控单元连接前述本体并形成有一凸点,其中当前述触控单元受一外力作用时,前述凸点抵接前述抵接部。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定位件为以冲压方式制作而一体成形。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触控单元还包括一电子元件,且前述本体上形成有一开口,前述电子元件位于前述开口内。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定位件还具有两延伸部,前述两延伸部分别形成有一孔,前述开口位于前述孔之间。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本体还具有一第一凸肋,围绕前述开口。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本体还具有一第二凸肋,形成于前述本体的边缘,其中前述第二凸肋大致垂直前述弹性臂。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延伸部与前述本体之间形成有两凹槽,且前述凹槽位于前述延伸部的相反侧。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ㄇ字形结构形成有一卡槽,前述卡槽与前述框体卡合。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延伸部还形成有一通孔,前述框体还形成有一柱,前述柱结合于前述通孔内。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延伸部具有一Z字形结构。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框体还具有一挡片,当前述触控单元受前述外力作用时,前述挡片抵接前述本体。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ㄇ字形结构还包括一限位部,前述触控单元还包括一板状部,当触控单元受前述外力作用时,前述限位部抵接前述板状部。
本申请借由定位件与框体,不但可减少触控模块组装的步骤,增加生产的效率,还可得到较佳且具一致性的按压手感,减少因组装而造成的按压空行程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模块的分解图;
图2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定位件示意图;
图2B为图2A中沿A-A线段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定位件与框体组合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模块组合后的示意图;
图4B为沿图4A中B-B线段的剖视图;
图4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板状部受外力按压时的示意图;
图4D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限位部抵接板状部时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定位件示意图;以及
图5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模块组合后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
1 触控模块
2 框体
21 锁附孔
22 卡勾
23 柱
24 挡片
3 定位件
30 开口
301 第一凸肋
31 延伸部
311 孔
312 凹槽
32 ㄇ字形结构
33 抵接部
34 本体
341 第二凸肋
35 沟槽
36 弹性臂
37 卡槽
38 限位部
39 通孔
4 触控单元
40 凸点
41 电子元件
42 板状部
D1 第一方向
E1 第一侧
E2 第二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99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摸系统、触摸面板和显示装置
- 下一篇:触控屏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