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最小外接矩形窗河道分段模型的SAR图像河道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38152.7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1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朱贺;李臣明;高红民;张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46 | 分类号: | G06K9/46;G06K9/3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玉平 |
地址: | 21009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最小 外接 矩形 河道 分段 模型 sar 图像 提取 方法 | ||
1.一种基于最小外接矩形窗河道分段模型的SAR图像河道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首先,采用对SAR图像进行预处理,拉伸图像的灰度对比度;
随后,对河道轮廓形态进行建模,河道分段,将河道分成离散的直线条带状区域,采用最小外接矩形窗紧致包络每段河道区域,通过矩形窗的组合拼接,实现对河道区域的描述;
随后,将分段河道模型形式化转换成基于图论的图像分割规则,使得不同的图像分割区域均对应于一个紧致的最小外接矩形窗;
最后,根据先验知识对图像中每个分割得到区域的最小外接矩形窗的形态进行识别并考虑矩形窗间的连通性对河道区域进行识别,对识别出的河道区域进行拼接,重构出完整的河道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最小外接矩形窗河道分段模型的SAR图像河道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考虑矩形窗间连通性的河道区域识别方法,即矩形窗间必须是相互连通的才能为河道区域,否则判断为背景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最小外接矩形窗河道分段模型的SAR图像河道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高斯滤波或灰度直方图均值化的方法对SAR图像进行预处理,拉伸图像的灰度对比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最小外接矩形窗河道分段模型的SAR图像河道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最小外接矩形窗紧致包络每段河道区域的过程中,定义占空比参数λ(Ci)
λ(Ci)=|Ci|/|Ri| (1)
其中|Ci|为所分割出图像区域像素数,|Ri|为该区域最小外接矩形所包络的像素数;最小外接矩形窗对其所包络区域轮廓描述的准确性同占空比参数值的排列保持一致;在保证最小邻接矩形窗的占空比的大于一定阈值的前提下,建立河道轮廓模型为其分段矩形窗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815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