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车辆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33666.3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3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利苹;王永刚;闻兴业;杨君;张建敏;陈丽雯;王新;耿亚彬;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温度 控制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在运载旅客或者运输产品的行驶过程中,为了满足旅客的舒适度要求或者产品的存储温度条件,需要为轨道车辆配置温控设备以对环境温度进行控制。
现有轨道车辆通常配置的是包括多个温控设备的温控设备组,且通过控制多个温控设备同时进行工作,以满足环境温度要求。然而,一旦温控设备组中的温控设备出现故障,便不能满足轨道车辆内环境温度要求,因此,现有轨道车辆温度控制的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解决现有轨道车辆温度控制的可靠性低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的温度控制方法,其中,包括:
获取第一温控设备组的电流值,所述第一温控设备组的电流值为所述第一温控设备组中的多个第一温控设备的电流值之和;
判断所述第一温控设备组的电流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电流阈值,若是,则停止所述第一温控设备组工作,并启动第二温控设备组工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其中,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温控设备组的电流值,所述第一温控设备组的电流值为所述第一温控设备组中的多个第一温控设备的电流值之和;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温控设备组的电流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电流阈值,若是,则停止所述第一温控设备组工作,并启动第二温控设备组工作。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的温度控制系统,其中,包括第一温控设备组、第二温控设备组、动力电源和本发明提供的轨道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
所述第一温控设备组包括多个第一温控设备和多个并联的第一动力子电路,所述第一动力子电路接有第一可控开关,每个所述第一动力子电路的输出端与一个所述第一温控设备连接;
所述第二温控设备组包括多个第二温控设备和多个并联的第二动力子电路,所述第二动力子电路接有第二可控开关,每个所述第二动力子电路的输出端与一个所述第二温控设备连接;
每个所述第一动力子电路和每个所述第二动力子电路的输入端均通过动力电路与所述动力电源连接,所述动力电路上接有电流表;
所述第一可控开关、所述第二可控开关和所述电流表分别与所述轨道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轨道车辆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由于同时设置有第一温控设备组和第二温控设备组,且在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一温控设备组出现不能满足轨道车辆内环境温度要求的故障时,使用第二温控设备组工作,有效保证了轨道车辆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提高了轨道车辆温度控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轨道车辆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轨道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的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第一温控设备组的电流值,所述第一温控设备组的电流值为所述第一温控设备组中的多个第一温控设备的电流值之和。
具体的,可以在第一温控设备组与动力电源之间的动力电路上接入电流表,并获取电流表的电流值,该电流表的电流值即第一温控设备组的电流值。
步骤102、判断所述第一温控设备组的电流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电流阈值,若是,则停止所述第一温控设备组工作,并启动第二温控设备组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36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