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维生素C提高多粘类芽孢杆菌2,3-丁二醇产量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730958.1 申请日: 2013-12-20
公开(公告)号: CN103695477A 公开(公告)日: 2014-04-02
发明(设计)人: 程景胜;代军军;元英进;完莉萍;赵琰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大学
主分类号: C12P7/18 分类号: C12P7/18;C12R1/01
代理公司: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代理人: 陆艺
地址: 300072***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利用 维生素 提高 多粘类 芽孢 杆菌 丁二醇 产量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发酵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维生素C提高多粘类芽孢杆菌2,3-丁二醇产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2,3-丁二醇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液体燃料,广泛应用于医疗、化工、能源及食品等领域,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多粘类芽孢杆菌通过生物催化乙偶姻的方式生成(R,R)-2,3-丁二醇,由于每一分子乙偶姻在转化为(R,R)-2,3-丁二醇的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分子NADH,因此,保证辅酶NADH的充足供给有利于(R,R)-2,3-丁二醇的积累。目前在促进乙偶姻转化为(R,R)-2,3-丁二醇的过程中,构建辅因子的生物再生系统成为研究的主流。由于基因操作本身操作手段相对繁琐、实验周期相对较长的限制,加之构建辅酶再生过程中外源基因的导入或內源基因的修饰均可能导致整个代谢途径的扰动,从而影响目标代谢途径物质流和能量流分配。因此,寻找一种更为简单且有效的方法尤为重要。基于胞内辅酶还原态与氧化态的比值(NADH/NAD+)往往与生物所处外部环境的氧化还原态势密切关联,因此,改变生物所处外部环境的氧化还原态势有可能会导致胞内NADH/NAD+的改变。由于外源还原剂(如NaBH4和DTT)的添加可以够影响到细胞所处环境氧化还原态势,目前,通过外源还原剂的添加来调节生物所处外部环境的氧化还原电势,进而影响胞内辅酶NADH/NAD+的比例,促进1,3-丙二醇等目标产物积累的研究已有报告,但利用外源还原剂VC来提高(R,R)-2,3-丁二醇产量的报道尚未见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维生素C提高多粘类芽孢杆菌2,3-丁二醇产量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利用维生素C提高多粘类芽孢杆菌2,3-丁二醇产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种子培养:将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CJX-518保藏编号为CGMCCNO.7096在种子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一级种子;将一级种子在种子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二级种子;

(2)发酵培养:按体积百分比为5%~10%的接种密度将二级种子接入发酵培养基中,在通气量为0.1~0.8vvm,搅拌转速为300~500rpm,温度为32~42℃条件下发酵12~24h,当发酵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降低至2~10g/L时,加入浓度为80~160g/L维生素C水溶液,每次加入维生素C的量与发酵培养基体积之比为40~160mg:1L,每1~6h加1次维生素C,至发酵结束。

所述发酵培养基由下述成分以g/L计组成:葡萄糖55,酵母浸膏粉10,NaCl5,K2HPO44,KH2PO42,(NH4)2SO42,柠檬酸钠2,MgSO4·7H2O0.7,KCl0.5,CaCl20.05,ZnSO4·7H2O0.005,FeSO4·7H2O0.005,MnSO4·H2O0.005,pH为7.0。

本发明优点:

本发明是在Paenibacillus polymyxa CJX-518发酵过程中,当生物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开始添加外源还原剂VC,相对以往报道的在发酵起始阶段添加还原剂的方式,降低了因还原剂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而导致目标产物积累受阻的影响;同时,在发酵过程中,采用连续添加还原剂的方式,有利于整个发酵过程中生物所处外部环境的氧化还原态势的维持,最终促进了发酵液中葡萄糖的消耗和乙偶姻的转化,提高了(R,R)-2,3-丁二醇的积累。

附图说明

图1为维生素C的添加对Paenibacillus polymyxa CJX-518发酵过程中葡萄糖消耗的影响。

图2为维生素C的添加对Paenibacillus polymyxa CJX-518发酵过程中乙偶姻产量的影响。

图3为维生素C的添加对Paenibacillus polymyxa CJX-518发酵过程中(R,R)-2,3-丁二醇产

量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09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