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电厂循环水除垢剂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30694.X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3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方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第二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5/10 | 分类号: | C02F5/10;C02F5/1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程化铭 |
地址: | 21553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电厂 循环 除垢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水除垢剂及制备方法,具体讲是一种热电厂循环水除垢剂及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热电厂是我国重要的电源提供基地,热电厂在发电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循环水,由于受当前水质处理技术条件的限制,循环水在热汽化过程产生大量的水垢,这些水垢一部分沉积在锅炉换热管内壁上,另一部分则悬浮在循环水中,并导致换热管内壁积垢速度的加快,从而造成锅炉热效率的下降,积垢需要定期清垢,影响发电生产,而且其清垢作业过程繁琐,清除效果也很不理想,使锅炉达不到额定的输出功率,同时带来能源的浪费。
目前很多热电厂在水循环处理过程中选择加阻垢剂,而阻垢剂在长时间低温循环水、冷却水的工作温度下,往往成为微生物的营养源,所以,通常在加阻垢剂的同时,还需加入大量的杀菌剂、灭藻剂、平衡剂等等。为了解决前述问题,通常水循环中加入除垢剂,现有的除垢剂制备过程复杂、配料繁多、对管道腐蚀性大,无法实现良好的除垢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配料和制备方法简单、对循环水设备腐蚀性小的热电厂循环水除垢剂及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热电厂循环水除垢剂,由下述组分及重量份的物料制成:
柠檬酸:4-8wt%
蚁酸:1-6wt%
草酸:5-10wt%
乙二胺四乙酸:10-20wt%
聚磷酸盐:12-24wt%
尿素:5-11wt%
高分子复合增效活性剂:20-40wt%
水:余量。
本发明中,热电厂循环水除垢剂由下述组分及重量份的物料制成:
柠檬酸:6wt%
蚁酸:4wt%
草酸:8wt%
乙二胺四乙酸:15wt%
聚磷酸盐:18wt%
尿素:8wt%
高分子复合增效活性剂:30wt%
水:余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热电厂循环水除垢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所述配比量分别称取柠檬酸、蚁酸、草酸、乙二胺四乙酸、尿素装入容器中加入水后加热溶解,加热温度为25-40℃,搅拌均匀,制成水溶液原料,静置30-50分钟;
2)、在步骤1)制得的水溶液原料中加入所述配比量的高分子复合增效活性剂和水进行充分搅拌15-25分钟,最终得到本发明热电厂循环水除垢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热电厂循环水除垢剂其配料和制备方法简单,能快速有效地清除热电厂循环水中的水垢,有效地保护水循环系统中的水管及设备,保证水加热及循环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能大大延长锅炉的维护、除垢周期和使用寿命,提高热电厂运行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热电厂循环水除垢剂由下述组分及重量份的物料制成:
柠檬酸:6wt%
蚁酸:4wt%
草酸:8wt%
乙二胺四乙酸:15wt%
聚磷酸盐:18wt%
尿素:8wt%
高分子复合增效活性剂:30wt%
水:余量。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所述配比量分别称取柠檬酸、蚁酸、草酸、乙二胺四乙酸、尿素装入容器中加入水后加热溶解,加热温度为30℃,搅拌均匀,制成水溶液原料,静置40分钟;
2)、在步骤1)制得的水溶液原料中加入所述配比量的高分子复合增效活性剂和水进行充分搅拌20分钟,最终得到本发明热电厂循环水除垢剂。
实施例2
本发明热电厂循环水除垢剂由下述组分及重量份的物料制成:
柠檬酸:4wt%
蚁酸:6wt%
草酸:5wt%
乙二胺四乙酸:10wt%
聚磷酸盐:24wt%
尿素:5wt%
高分子复合增效活性剂:20wt%
水:余量。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所述配比量分别称取柠檬酸、蚁酸、草酸、乙二胺四乙酸、尿素装入容器中加入水后加热溶解,加热温度为35℃,搅拌均匀,制成水溶液原料,静置50分钟;
2)、在步骤1)制得的水溶液原料中加入所述配比量的高分子复合增效活性剂和水进行充分搅拌15分钟,最终得到本发明热电厂循环水除垢剂。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第二热电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第二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06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