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相高分子/聚酰亚胺梯度型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6446.8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6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冯大利;刘荣华;单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728 | 分类号: | D04H1/728;D04H1/4382;D04H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婉婉;张苗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分子 聚酰亚胺 梯度 复合 纳米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相高分子/聚酰亚胺梯度型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双针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软相高分子/聚酰亚胺梯度型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静电纺丝法是一种制备超细纤维的重要方法,早在1934年,Formhals就在美国专利申请1975504[P]中首次介绍了利用静电斥力获得聚合物纤丝的技术。近年来,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这一技术又重新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双针头静电纺丝技术的出现可以说是对静电纺丝技术更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结果。
PI(聚酰亚胺)是一种特种工程塑料,可耐500℃高温不分解,150℃下几乎没有热变形,制成的膜机械性良好,一般可达到200-300MPa,PI在有机溶剂中的稳定性极好,与锂离子电池中电解液相亲性较低,其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隔膜。因此PI是一种性能极佳的硬相材料。
软相高分子一般可认为是丙烯酸酯类的均聚物和共聚物,例如,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他是一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聚合而成的一种均聚物。PMMA硬度不高,机械强度较为一般,拉伸强度60MPa左右,玻璃化温度80-100℃之间。但PMMA纺丝膜与电解液相容性好,吸液性强,保液性好,离子电导率明显高于PI膜,是一种良好的软相材料。PMMA是众多软相高分子中的一种,代表了软相高分子的共性。
结合PI与软相高分子的材料特性,通过静电纺丝技术,我们可以制备出PI与软相的共混膜,再通过共混膜制备PI-软相一体化隔膜,虽然PI纤维与软相高分子纤维在膜体系中均匀分布,PI纤维起力学骨架作用,软相纤维作为锂离子的传输凝胶电解质。但该方法的弊端是,软相纤维会出现在膜的最里层,影响整个膜的力学性能,PI纤维出现在膜的最外层,对锂离子的快速传输起一定的阻滞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隔膜的离子电导率。
因此,如何制备出力学性能改进且可以赋予隔膜的功能性即凝胶电解质的作用,达到隔膜-凝胶电解质的一体化的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亟待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差以及电导率低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软相高分子/聚酰亚胺梯度型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相高分子/聚酰亚胺梯度型复合纳米纤维膜,所述软相高分子/聚酰亚胺梯度型复合纳米纤维膜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正面膜、中间内层和反面膜,其中:
所述中间内层由聚酰亚胺纳米纤维或者聚酰亚胺纳米纤维和软相高分子纳米纤维形成;以及
所述正面膜和所述反面膜各自包括一个或多个复合层,每个所述复合层由软相高分子纳米纤维或者聚酰亚胺纳米纤维和软相高分子纳米纤维形成;
其中,在所述中间内层以及每个所述复合层中,从所述中间内层向外,各个层中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含量从内到外递减,软相高分子纳米纤维的含量从内到外递增。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软相高分子/聚酰亚胺梯度型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采用聚酰胺酸的有机溶液或聚酰胺酸的有机溶液和软相高分子溶液通过带有金属针头A和金属针头B的双针头静电纺丝装置形成中间内层;
(2a)采用聚酰胺酸溶液和软相高分子溶液通过带有金属针头A和金属针头B的双针头静电纺丝装置在所述中间内层的一侧形成正面膜;
(3a)然后在所述中间内层的另一侧形成反面膜,再进行烘干以去除溶剂,得到软相高分子/聚酰亚胺梯度型复合纳米纤维膜;或者
(1b)采用聚酰胺酸的有机溶液和软相高分子溶液通过带有金属针头A和金属针头B的双针头静电纺丝装置形成正面膜;
(2b)采用聚酰胺酸的有机溶液或聚酰胺酸的有机溶液和软相高分子溶液通过带有金属针头A和金属针头B的双针头静电纺丝装置在所述正面膜的一侧形成中间内层;
(3b)然后在所述中间内层的与所述正面膜相对的一侧形成反面膜,然后进行烘干以去除溶剂,得到软相高分子/聚酰亚胺梯度型复合纳米纤维膜;
其中,所述聚酰胺酸溶液通过金属针头A进行喷丝,所述软相高分子溶液通过金属针头B进行喷丝;
其中,所述正面膜和所述反面膜各自形成为一个或多个复合层,每个所述复合层由软相高分子纳米纤维或者聚酰亚胺纳米纤维和软相高分子纳米纤维形成,所述聚酰亚胺纳米纤维采用聚酰胺酸溶液进行喷丝而形成,所述软相高分子纳米纤维采用软相高分子溶液进行喷丝而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64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