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适应互补机制的数据发布与接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6272.5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6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孔思淇;王开云;付云生;潘泽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1/18 | 分类号: | H04L1/18;H04L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利中心51210 | 代理人: | 何勇盛 |
地址: | 62199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自适应 互补 机制 数据 发布 接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融合网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自适应互补机制的数据发布与接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提升。在信息技术领域,传统的互联网服务已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要,大数据量传输业务如高清电影、视频点播等受到用户越来越多的青睐。
当前的主要传输网络如有线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等,均无法独立应对用户对大数据量传输业务的需求。有线互联网受到带宽限制,在大文件传输的过程中耗时较长,并且其访问形式服从幂律(Power-law)分布,极易造成网络拥塞;广播电视网虽然带宽足够,但属于单向网络,无法与用户进行信息交互,只能采用前向纠错(FEC)进行多次传输以保证服务质量,效率较低。同时,广播网的资源较为匮乏,难以吸引用户。
上述单一网络的情况,服务质量、效率较低,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融合网络的概念被提出,目前业界对融合网络没有明确的定义,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可靠性、高效性、稳定性和跨平台等方面。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两个或多个不同类型的网络来实现单一网络所不能达到的效果。网络的融合可以使多类网络互补工作,借助它们的优点,从多方面感知外在环境变化的特征,统计环境变化对服务质量和性能的影响规律,为更好的用户体验提供帮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自适应互补机制的数据发布与接收方法。采用本发明能够减少由信道误码带来的数据重传时间,弥补单一信道的劣势,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数据发布方法,依次包括如下内容:
A.解析单元解析节目单,提取传输数据(可能不止一个文件)的身份标识ID、传输开始时间、传播轮数、数据大小;
B.数据接收单元依据ID和传输开始时间,从广播信道中接收数据,每当收到“本轮数据发送结束”的标志时,就将传播轮数值减一,进入步骤C;
C.遍历单元遍历接收到的数据,依据解析单元中读取的数据大小,计算接收比例、缺失数据包的序号,进入步骤D;
D.第一判断单元判定数据是否接收完整,如果接收完整则进入步骤H,否则根据预先设置好的阈值,判断是否达到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补包的门限,如果达到则进入步骤E,如果未达到则进入步骤F;
E.补包单元根据遍历单元中计算出的缺失数据包的序号,依据序号向数据源请求数据包,并将数据源响应的数据包写入已接收到的数据中,记录补包成功的数据包序号,直至所有缺失序号的补包请求均被发出,进入步骤G;
F.第二判断单元读取数据接收单元的传播轮数参数,判定参数是否为0,如果不为0,则转至数据接收单元,重复步骤B、C、D,如果为0,则丢弃已接收到的全部数据,转至数据接收单元,重复步骤B、C、D,接收新数据;
G.第三判断单元查找缺失数据包的序号,如果仍有数据源未响应的数据包,则重复步骤E,重复步骤E五次后,如果依然存在数据源未响应的数据包,则丢弃已接收到的全部数据;
H.输出单元输出已被完整接收的数据。
本发明的方法中步骤C计算接收比例和缺失数据包的序号过程为:根据传输数据大小和包长(每个数据包的长度)建立临时文件记录接收到的数据包。临时文件的大小即为数据大小与包长的比值取整,临时文件的每一位对应一个数据包,初值均为0。当一个数据包接收完毕时,将临时文件的对应位置1。这样就可以快速、实时地计算出接收比例,并能遍历查找缺失包号。
本发明的方法中步骤E记录补包成功的数据包序号的过程为:依据临时文件,每次补包成功后,将临时文件中对应位置1。
本发明的方法中步骤G中的重复步骤E五次的过程为:从某个默认端口开始发送请求,如果请求不成功,则下次请求的端口号递增1,重新发送请求,同时重发请求的间隔也随机变换(1-5秒随机)。
本发明利用广播信道循环发布较大规模的数据,保证信息传递的快速性,在广播信道存在误码率的情况下,通过互联网信道请求补包,保证数据完整性。将两类信道结合使用,采用自适应互补的机制进行数据发布与接收,提高传输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的基于自适应互补机制的数据发布与接收方法结构框图;
图2 是本发明的基于自适应互补机制的数据发布与接收方法流程图;
图3 是本发明计算接收比例和缺失数据包序号的流程图;
图4 是本发明计算接收比例和缺失数据包序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简明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计算机应用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计算机应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62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油烟机液沫层的净化装置
- 下一篇:超薄半连体沼气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