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具用可转位球头铣刀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5427.5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2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献礼;马晶;岳彩旭;王义文;冯慧泽;刘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C5/02 | 分类号: | B23C5/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用可转位球头 铣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用可转位球头铣刀。
背景技术:
汽车大型覆盖件模具有结构尺寸大、形状复杂、尺寸精度和表面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其模具材料多为Cr12MoV 和7CrSiMnMoV 等模具钢,淬火后硬度达到HRC50-65,属于典型高强度、高硬度材料,这种高硬度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刀具的磨损与破损情况非常严重,目前工厂中所使用的镜面球头铣刀为非转位的,一个刀片失效后,一部分需要重磨后使用,一部分完全失效,不能继续使用,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刀具的使用成本。并且由于以往球头铣刀顶点处线速度为零,在加工中刀尖处易产生磨损,甚至产生崩刃。尤其在加工汽车模具中平面位置时,这种由于刀尖线速度为零而导致的加工表面质量变差、刀具寿命降低的情况尤为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用可转位球头铣刀。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模具用可转位球头铣刀,其组成包括:刀杆,刀片上表面与刀片外表面配合面A配合,刀片下表面与刀片外表面配合面B配合,刀片圆弧刃后刀面与圆弧刃后刀面配合面A及圆弧刃后刀面配合面B配合,刀片斜面与配合斜面A及配合斜面B配合,所述的刀杆正中间具有紧固螺钉孔,所述的刀片通过紧固螺钉与所述的刀杆连接。
所述的模具用可转位球头铣刀,所述的刀片具有四个圆弧切削刃和四个直刃,分别为圆弧切削刃A及与其相邻的前刀面A、后刀面A、直刃A,圆弧切削刃B及与其相邻的前刀面B、后刀面B、直刃B,圆弧切削刃C及与其相邻的前刀面C、后刀面C、直刃C,圆弧切削刃D及与其相邻的前刀面D、后刀面D、直刃D,圆弧刃后刀面分别与刀杆的圆弧刃后刀面配合面A、圆弧刃后刀面配合面B配合,直刃后刀面分别与刀杆的直刃后刀面配合面A、直刃后刀面配合面B配合, 刀片上表面与前刀面C过渡部分为斜面C,斜面C 与刀杆的配合斜面B配合,刀片下表面与前刀面B过渡部分为斜面B,斜面B与刀杆的配合斜面A配合,刀杆两个配合斜面防止铣刀片装夹中产生轴向转动,刀片上表面与前刀面A过渡部分为斜面A,刀片下表面与前刀面D过渡部分为斜面D。
所述的模具用可转位球头铣刀,模具用可转位球头铣刀切削刃中每个所述的圆弧刃与每个所述的直刃均采用钝圆处理。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具有4个切削刃,与目前所使用的镜面球头铣刀2个切削刃相比,切削刃数量是目前所使用的球头刀的两倍,使得刀具的使用寿命提高一倍,加工效率及成本获得了成倍的提高。
2.本发明的球头刀切削刃前端设计有直刃,使得加工过程中由于球头刀顶点处速度为零而导致的刀尖磨损、破损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加工质量变差问题得到改善。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前刀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前刀面结构的左视图。
附图3是附图2的左视图。
附图4是前刀面的剖视图。
附图5是切削刃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模具用可转位球头铣刀刀片与刀杆装配图。
附图7是模具用可转位球头铣刀刀片与刀杆装配局部图。
附图8是刀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模具用可转位球头铣刀,其组成包括:刀杆24,刀片上表面5与刀杆刀片外表面配合面A,标号29配合,刀片下表面19与刀杆刀片外表面配合面B,标号32配合,刀片圆弧刃后刀面7与刀杆24的圆弧刃后刀面配合面,标号27配合,刀片圆弧刃后刀面20与圆弧刃后刀面配合面,标号31配合,刀片斜面3与刀杆24的配合斜面,标号30配合,刀片斜面22与刀杆24的配合斜面,标号34配合,所述的刀杆正中间具有紧固螺钉孔,所述的刀片通过紧固螺钉25与所述的刀杆连接。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54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