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餐具洗涤剂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3060.3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6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齐丽云;方云;包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1D1/94 | 分类号: | C11D1/94;C11D3/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和 餐具 洗涤剂 配方 | ||
一种高泡温和型餐具洗涤剂,其组分及质量百分比为:α‑羧基十三烷基二甲基氧化胺4%‑10%,C12~C14仲烷基磺酸盐4%‑10%,C12~C1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10%‑20%,脂肪醇聚氧乙烯(9)醚3%‑5%,七水硫酸镁2.5%,尿素2‑4%,香精0.1%,余量为水。本发明提供的餐具洗涤剂去污效果好,去油渍能力强,配方中的α‑羧基十三烷基二甲基氧化胺既可以替代常用增稠剂烷醇酰胺起增稠作用,又可以大大增强普通餐具洗涤剂的温和性,而且使泡沫更加细腻、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用化学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泡温和型餐具洗涤剂配方。
背景技术
餐具洗涤剂的活性物由于去污力和泡沫性能两方面的要求,一般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而较少用发泡性低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目前餐具洗涤剂多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作为主表面活性剂,以脂肪酸烷醇酰胺为辅助表面活性剂。脂肪酸烷醇酰胺具有优良的增泡、稳泡、增稠、去污及乳化等性能,但产品中常含有的游离二乙醇胺被认为有致癌风险,因而迫切需要高效经济的添加剂取代烷醇酰胺。一些配方产品中使用烷基氧化胺代替烷醇酰胺,但在实际商品中应用较少。烷基氧化胺表面活性剂虽然有较低的刺激性,并具有良好的增泡、稳泡性能,但由于合成原料用到价格昂贵的叔胺使其成本很高,而且配方中其增稠性能无法达到烷醇酰胺单独使用的效果,所以一般采用烷基氧化胺部分取代烷醇酰胺的配方,使得目前餐具洗涤剂对人体健康危害的隐患仍然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餐具洗涤剂中使用烷醇酰胺存在对健康安全性隐患的缺陷,提供一种低刺激性和高发泡性的餐具洗涤剂配方,即以新型表面活性剂α-羧基十三烷基二甲基氧化胺作为添加剂加入配方中,以增强普通餐具洗涤剂温和性和发泡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高泡温和型餐具洗剂配方,其组分及质量百分比为:α-羧基十三烷基二甲基氧化胺4%-10%,C12~C14仲烷基磺酸盐4%-10%,C12~C1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10%-20%,脂肪醇聚氧乙烯(9)醚3%-5%,七水硫酸镁2.5%,尿素2-4%,香精0.1%,余量为水。
所述α-羧基十三烷基二甲基氧化胺表面活性剂的活性物含量为98.5%。
所述尿素为水溶助长剂。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本发明所用的α-羧基十三烷基二甲基氧化胺表面活性剂是一种新型表面活性剂,合成工艺路线中因避免了使用叔胺导致价格昂贵的弊端,获得一种廉价、对皮肤温和、泡沫丰富的餐具洗涤剂配方。
二、α-羧基十三烷基二甲基氧化胺表面活性剂不仅对皮肤温和,还可以抑制阴离子表面活性的刺激性。
三、本发明中采用α羧基十三烷基二甲基氧化胺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同时含有氧化胺和羧基两种基团,由于存在相互作用而使得形成泡沫时增强泡沫弹性,增强其泡沫力,还可使得泡沫稳定性大大增强。配方中所产生的泡沫细腻,持久。
四、本发明采用α-羧基十三烷基二甲基氧化胺表面活性剂,配方可以达到使用脂肪酸烷醇酰胺所能达到的粘度,而且不需要用无机盐调节粘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高泡温和型餐具洗剂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30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